咨询记录 我要提问
咨询
首页 > 健康资讯 > 保健养生 > 正文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营养盐 比普通盐更营养吗

2024-05-22      来源: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谁适合吃营养盐

  营养盐是指强化了除碘之外的营养素的食盐,如锌、铁、钙、硒、核黄素等。这些强化的营养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锌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铁对改善贫血有好处,硒是抗氧化营养素,核黄素缺乏会发生皮炎口角炎等。一般来说,铁盐不再加碘。

  低钠盐(如钾盐、镁盐)是替代钠盐的不错选择。高血压患者、预防高血压的慢性病患者、口味重的人群,都应该常常食用这类盐。一方面可以避免钠摄入过高带来的疾病风险,另一方面对血压的控制也有好处。但这些盐也不可多吃。食品的咸味由钠产生,因此同样重量的低钠盐产生的咸度不如普通盐。如果通过加大低钠盐的用量来获得同样的咸味,那么低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总的来说,在实现相同咸度的前提下,低钠盐可能会对减少钠的摄入有一定帮助。

  钙盐锌盐 营养补充意义不大

  吃了营养盐是否就能获取有效的营养素?实际上,碘盐与硒盐的成功就是很好的范例。这两种营养素通过盐的摄入,覆盖了几乎目标人群的96%,摄入量达到推荐标准的60%以上,大大改变了我国碘缺乏和地方性硒缺乏的状况。而人体对钙的需求量比较高。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是18岁以上成人和老人每天800~1000毫克。而据盐的摄入量(6~10克)和加钙盐中的含钙量(0.25%~0.55%)计算,从盐中获得的钙只有25~55毫克而已。这点量对于人体的钙需求来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其他微量营养素(如锌)也是如此。按照强化营养盐行业标准,锌添加量最高为140毫克/公斤。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6克盐,那么锌元素则不足1毫克,而成人每天需要11.5~15毫克的锌。由此可见,1毫克的摄入量也可以忽略不计。

  盐与高血压的不解之缘

  1克盐中60%是氯,40%是钠。钠是人体体液交换、血液维持恒定酸碱度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协助维持呼吸调节和肾脏调节,因此钠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但过多摄入,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会引起体内大量水分潴留,造成全身水肿,增加心脏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心力衰竭

  饮食过咸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钠离子和氯离子在人体中存在于细胞外液中,与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的钾离子共同维持细胞内外的平衡状态。当人摄入食盐过量时,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会引起细胞外液增多,血容量随之增多。高盐摄入还会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限盐常见五误区

  误区一 限盐会使体力不支

  盐吃少了会全身无力,这是一种普遍的说法。历史上,老百姓摄入盐分少,劳动强度大,在出汗排钠多等情况下可出现全身无力的低血钠症状。

  (下转1、8版中缝)(上接第1版)

  实际上,人体每日对钠离子的生理需求量仅为0.5克,约为1.3克食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盐日摄入量为5克,其下限为3克。该标准可充分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并可避免过度限盐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

  误区二 祖辈都不限盐,依旧过得很好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西南山区多靠人工肩担背驮跋涉数百里贩运食盐。因路途艰难、匪盗劫掠和苛捐杂税,食盐极为昂贵。历朝历代的老百姓多为买不起食盐而发愁,谈何限盐。

  误区三 已患高血压,就不用限盐了

  对盐敏感的人群,限制高盐饮食可使收缩压降低4.9mmHg,舒张压降低2.6mmHg。有些人感到这样的指标 “不过瘾”,认为限盐没有太多意义。实际上,平均收缩压平稳降低2mmHg,就可使心肌缺血性死亡风险降低7%,卒中死亡风险降低10%。限盐还能提高药物降压的效果。鉴于限盐具有减轻血管、心脏和肾脏负担的综合效益,专家一致认为,控制血压限盐在先。

  误区四 血压正常不用限盐

  有些人血压正常,认为自己用不着限盐。这种认识很不正确。原发性高血压是与遗传、年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高盐摄入对非高血压人群同样有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非高血压人群长期适度限盐可减少6%的卒中死亡事件,以及4%的冠心病死亡事件。

  误区五 少年儿童不宜限盐

  实验发现,幼年动物摄盐量越大,年龄越小,血压升高的速度与幅度也就越大。人类儿童时期的血压与成年后的血压密切相关,盐敏感儿童更应尽早限盐。父母早限盐有利于避免子女沿袭口重的饮食习惯。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在线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