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产褥期乳腺炎
产褥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瘀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neonatal scleredema)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
臀位难产
臀位难产(breech presentation)为最常见的异常胎位,占足月分娩总数的3%~4%。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分为骶左前、骶左横、骶左后、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6种胎方位。臀位分娩,臀的周径比头小,先行娩出,胎头比胎体娩出晚,胎头无变形的机会,通过骨盆容易受阻,娩出过程中脐带容易受压缺氧,故胎臀娩出,应尽快娩出胎头,一般不超过5~8min,否则胎儿生命危险。阴道娩出胎头时易致胎儿大脑镰、小脑幕的撕裂,致颅内出血及臂丛神经损伤,如胎头屈曲良好,牵引后出儿头尚易,如胎头屈曲不良,后出儿头时很可能被卡在前骨盆耻骨联合上,尤以胎头侧屈者,不但后出儿头困难,且在宫内胎颈颈部神经受侧屈的儿头压迫发生颈神经麻痹,能发生新生儿斜颈和肺不张等并发症。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ROM)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
胎死宫内
胎死宫内是指妊娠产物从母体完全排除之前胎儿已经死亡。早期胎儿死亡是孕周
Rh血型不合
Rh血型抗原是受第1对染色体上3对紧密连锁的等位基因决定的。共有6种抗原,即C与c;D与d;E与e。其中D抗原最早被发现且抗原性最强,故凡具D抗原时称为Rh阳性。迄今尚未定出抗d,故难以证实d抗原的存在,现仅以d表示D的缺乏。DD和dD均是Rh阳性,dd则表示Rh阴性。Rh阴性的频率在种族中有差别:在白种人群中约占15%,美国黑人中占5%。我国汉族人群中则低于0.5%,而我国有些少数民族如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Rh阴性占人群比例5%以上。Rh血型系统有6种抗原,即C、c、D、d、E、e,其中d抗原目前尚无抗血清,故能测出的只有5种。6种抗原中以D抗原最强,致病率也最高,占Rh因子中的80%以上,故临床上常以抗D血清来定Rh血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在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的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现在在国内已普遍引起重视。ICP的早产率及围生儿死亡率高,其发病原因虽未完全阐明,但已知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 ICP是一个谜一般的疾病,对ICP的认识和命名经历一个较长的历程:早在1883年Ahlfeld首次报道一种在妊娠晚期出现并在以后妊娠中有复发倾向黄疸的妊娠并发症,直至1954年Svanborg及1955年Thorling对该病从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及症状学作了研究,并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后,不少学者又对ICP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作了深入的探讨,认识到本病是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点的疾病,1976年Reid明确提出ICP虽对母体无严重危害,但对围生儿却有发生宫内窘迫使围生儿死亡的不良影响,对ICP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由此,根据各个阶段对它的认识,曾经有过不同的命名:开始时由于同一患者每次妊娠晚期发生黄疸而发现本病,故称之为妊娠期复发性黄疸(recurrent jaundice of pregnancy),后来又因其发生于妊娠期,表现为良性过程,故称之为特发性妊娠期黄疸(idiopathic jaundice of pregnancy),20世纪60年代以后,根据ICP的病理特征而改称为产科胆汁淤积症(obstetric cholestasis),1960年Hammerli首次用ICP的命名,7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学者在文献中普遍采用ICP为病名以与其他胆汁淤积症相区别。
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multiple gestation)系指一次妊娠宫腔内同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胎儿,但是不包括输卵管多胎妊娠或子宫输卵管复合妊娠。人类的多胎妊娠中以双胎最多见,三胎少见,四胎及四胎以上罕见。多胎妊娠虽然是生理现象,但是多胎妊娠并发症与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双胎新生儿严重残疾的危险升高2倍,三胎则升高3倍,故多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临床应加倍重视。 自药物诱导排卵及试管内受精(IVF)开展以来,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本节主要介绍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的诊疗及处理情况。
双胎妊娠
双胎妊娠较为多见,双胎的发生率国内报道约16.1%,双胎分为两大类。 1.双卵双胎(dizygotic twins或fraternal twins) 即两个卵分别受精形成的双胎,一般是在同一个排卵期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成熟排出,并有两个卵受精而成。这种双胎一般约占双胎的70%,但其变异较大,波动为1∶20~1∶155。Martin认为双卵双胎的孕妇的月经周期易有多个卵泡形成和成熟的倾向。 在双卵双胎中有两个比较特殊的现象: ①异期复孕:在一次受精后隔一个排卵周期后再次受精妊娠; ②同期复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两次性交使两个卵子受精发育,甚至可以不是同一个人的精液。 由于双卵双胎的两个胎儿各有其自己的遗传基因,因此其性别、血型、容貌均不同。但亦有个别的双卵双胎,其容貌十分相似。 2.单卵双胎(monozygotic twins或identical twins) 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生长成为两个胎儿称为单卵双胎。分裂后的胚胎除极少数外均可形成独立的胎儿,此种双胎约占双胎总数的30%,一般恒定在1∶255左右。由于单卵双胎卵子受精后分裂成两个胚胎的时间早迟不同,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单卵双胎: (1)双羊膜囊双绒毛膜单卵双胎:在受精后72h内的桑椹期前分裂成两个胚胎,它有两个羊膜囊及双层绒毛膜,占单卵双胎的18%~36%,它们有各自的胎盘,但相靠很近,甚至融合。 (2)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双胎:受精后72h至6~8天,囊胚期内细胞块已形成,绒毛膜已分化,但羊膜囊尚未出现前形成的双胎为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它在单卵双胎中占70%,它们共有一个胎盘,但各有自己的羊膜囊,两者间仅隔一层绒毛膜和两层羊膜。极少数情况下,内细胞块分裂不对称,形成一大一小,小的一个在发育过程中因与大而发育正常胚胎的卵黄囊静脉吻合,逐渐被包入体内,成为包入性寄生胎,俗称胎中胎或胎内胎。 (3)单羊膜囊单绒毛膜双胎:在受精后8~12天分裂为双胎者,此时两个胎儿共有一个胎盘,处于一个羊膜囊内,但无羊膜分隔,两个胎儿由于相互运动可发生脐带缠绕、打结,以致一个胎儿死亡。这种双胎仅占单卵双胎的1%~2%,为数极少,但死亡率极高。 (4)联体双胎:分裂发生在受精的13天以后,可导致联体畸胎,发生率约占单卵双胎的1/1500。 单卵双胎的性别、血型、相同,容貌极为相似,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小也近似。但如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时,则胎儿大小及体重可有很大差别。
产后三急
产后三急,即产后呕吐、产后盗汗、产后泄泻三症。
没有找到任何疾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