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十二指肠内瘘
十二指肠内瘘是指在十二指肠与腹腔内的其他空腔脏器之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开口分别位于十二指肠及相应空腔脏器。十二指肠仅与单一脏器相沟通称“单纯性十二指肠内瘘”,与2个或以上的脏器相沟通则称为“复杂性十二指肠内瘘”。前者临床多见,后者较少发生。内瘘时,十二指肠及相应空腔脏器的内容物可通过该异常通道相互交通,由此引起感染、出血、体液丧失(腹泻、呕吐)、水电解质紊乱、器官功能受损以及营养不良等一系列改变。
十二指肠外瘘
十二指肠外瘘(external duodenal fistula)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肠外瘘,也是上腹部手术和腹部外伤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十二指肠大部分深居腹膜后,又有胆管和胰管与之交汇,再加上病因不同,同样是十二指肠外瘘,表现形式与转归可有极大的不同。有的极易治疗,如十二指肠残端瘘。有的并发症繁多,治疗复杂,预后极差。
颅骨骨膜窦
颅骨骨膜窦是发生在颅骨膜上或骨膜下的无肌层静脉血管组成的血管团,该血管团借许多粗细不等的板障静脉、导血管与颅内大静脉窦沟通。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大多数来自直接 感染,如开放性颅骨骨折、开颅或颅骨钻孔术、颅骨牵引术后感染等,以及放射性治疗、皮肤移植失败等使颅骨裸露而遭受感染。颅骨骨髓炎可发生于颅骨的任何部位,但以颅盖的额、顶骨最为多见。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 是胚胎时期,肠管空泡化不全所引致,属肠管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儿可伴有其他发育畸形,如21号染色体三体畸形(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1733年Calder首先描述本病,但直到1916年才第1次为患此病的婴儿施行手术治疗。到1931年仅有9例成活记录。1941年Ladd及Gross两位采用的手术方法被确认且沿用至今。
包皮阴茎头炎
包茎和包皮过长易在包皮下积聚由皮脂腺分泌物和脱落表皮所形成的白色豆腐渣样包皮垢,偶成结石,而且易致细菌感染,形成包皮阴茎头炎,包皮阴茎头炎反复发作的炎症刺激与阴茎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duplication of the duodenum),亦称十二指肠内囊肿,为突出于肠壁外的球形囊腔。多数黏附于十二指肠后侧或内侧。是临床少内见的十二指肠先天性发育畸形。
肾损伤
肾脏深藏于肾窝,受到周围结构较好的保护,正常肾脏有1~2cm的活动度,其损伤发生率较其他器官略少。随着工业高速发展,现代化的交通以及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新式武器的出现,使多发伤、复合伤明显增多,并且损伤更具有严重性和复杂化。其中以闭合性损伤多见,而在闭合性肾损伤中1/3并发其他内脏损伤,半数以上并发骨折。
十二指肠先天性狭窄
十二指肠先天性狭窄(congenital stenosis of duodenum),与十二指肠闭锁相似,只是胚胎时期发育不正常的程度较轻,仅停留在狭窄阶段,故预后较好。发病率也较低。
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rectocele,RC)的译文是直肠膨出,即直肠前壁突出,亦称直肠前膨出。为出口阻塞综合征之一。患者直肠阴道隔薄弱直肠壁突入阴道内,亦是排便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男性发病者也有报道。
没有找到任何疾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