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疾病库> >凉燥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凉燥 (寒燥)

深秋时节,感受当令之气,燥与寒邪合而为患,即是凉燥,又谓之“次寒”。

查看全部
到院就诊须知
  • 别名:
    寒燥
  • 部位:
    全身
  • 挂什么科:
    中医科
  • 一般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 治愈周期:
    15天
  • 治愈率:
    100%
病因
凉燥病因主要病因:凉燥之邪侵袭,犯表伤肺凉燥疾病病因深秋时节,感受当令之气,燥与寒邪合而为患。
查看全部
症状
凉燥症状典型症状:发热轻恶寒较重;头痛无汗;鼻咽干燥;咳嗽痰少。次症:唇燥不渴,皮肤干燥。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少津;脉浮。凉燥症状诊断发热轻恶寒较重;1.头痛无汗;2.鼻咽干燥;3.咳嗽痰少。次症:唇燥不渴,皮肤干燥。舌脉:舌质淡红,舌
查看全部
预防
凉燥预防凉燥预防秋高气爽,是进行户外锻炼的大好时机,应多出户外活动,呼吸吐纳,增强肺系功能及抗病能力,这样不仅能地抵御燥邪的侵袭,对冬天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查看全部
诊断
凉燥鉴别诊断病证名。外感燥证之一,系感染秋燥之邪而偏寒者,与温燥相对而言。亦称燥凉。《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由
查看全部
治疗
凉燥诊疗知识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凉燥辨证论治凉燥中医治疗治宜辛开温润,用杏苏散、葱豉汤。如寒热已解,肺燥移于大肠,证见胸满腹胀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宜当肃肺
查看全部
饮食
凉燥饮食原则凉燥饮食保健入秋后,可根据气候变化,按照“减辛增酸”的原则,通过饮食对秋燥进行调治。主要是多进食含水分多的水果、蔬菜。防治温燥可选梨、葡萄、猕猴桃、甘蔗、荸荠、番茄、萝卜、百合;防治凉燥可选柿子、石榴、广柑、苹果、白果、核桃、银
查看全部

推荐医院

更多医院

凉燥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凉燥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