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

在线咨询

特邀专家

在线咨询

特邀专家

在线咨询

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疾病库> >多房棘球蚴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多房棘球蚴病 (多房性包虫病,泡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泡状棘球蚴病)

  (1)脑血管造影与脑CT可示囊性病变,有定位诊断的价值;

  颅脑CT扫描结果显示脑多房棘球蚴病颅脑CT扫描可见颞叶或(和)枕叶蜂窝状低密度病灶。

  (2)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免疫电泳、琼脂扩散、酶联免疫吸附等。约80%包虫病患者呈阳性反应。包虫补体结合试验与包虫液皮内试验阳性。

  (3)免疫学诊断

  皮内试验的灵敏性强但特异性差,通常以囊液抗原0.1ml注射前臂内侧, 15—30min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即刻反应),2—24h后消退; 12—24h时出现的红肿和硬结为延迟反应。皮试阳性率在80%—90%之间,可出现假阳性。间接血凝试验试管法与玻片法的结果相仿,玻片法尤为快速简易。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4)血和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多。

  (5)肝脏B超检查

  均可显示肝内不匀质肿块,内部结构紊乱,边缘不规则。肿块中心呈坏死液化暗区,并有斑点状强回声钙化灶。

  (6)肝脏CT扫描

  可见轮廓不规则不匀质低密度区,无明显界限,其中心常见坏死腔与丛点状钙化灶。大的坏死腔的腔壁高低不平。

查看全部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多房棘球蚴病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多房棘球蚴病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