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记录 我要提问
咨询
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知识 > 正文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秋季如何正确防“乙脑”?

2024-06-18      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夏秋之际,孩子易被蚊虫叮咬,有可能因此而患病,即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乙脑”。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传染源是家禽或家畜,由蚊虫传播,流行于有蚊虫活动的夏、秋季,尤以8~9月份发病最多,患者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尤以2~7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

  “乙脑”危害大

  蚊虫叮咬将流行性乙脑病毒注入人体,这种病毒会侵入患儿脑脊髓的神经细胞,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本病潜伏期为7~10天,起病初期3~4天,开始发热,但体温不太高,有轻度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头痛、四肢疼痛、呕吐嗜睡症状,体温也逐渐上升到高峰。发病5~7天后,高热持续,嗜睡明显,意识模糊,甚至深昏迷、反复惊厥,可有强直性瘫痪,少数可软瘫。常出现脑膜刺激征、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等,而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多消失。重症者腱反射和浅反射消失,可发生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脑疝等。一般发病2周后进入恢复期,体温开始下降,神志逐渐清醒,部分病例有低热、多汗、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精神异常和癫痼等。病程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症状者称为后遗症。

  预防“乙脑”方法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应注意加强环境卫生,消灭蚊虫,避免让蚊虫叮咬孩子,尤其要保护学龄前儿童不受蚊虫叮咬,孩子睡觉时可点上蚊香或挂蚊帐,尽量让孩子少在野外露宿。在农村可用青蒿、艾蒿、野*晒干后编成绳,点燃后可用来熏赶蚊子。同时应积极推广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完成计划免疫的全部程序,足量接种疫苗,提高抗病能力。此外,还要重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尽早隔离治疗,减少减轻后遗症状的发生。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在线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