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药物性皮炎症状
早期症状: 临床表现为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形态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
晚期症状: 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鳞屑脱落,渗液有臭味。黏膜可有充血、水肿、糜烂等。
相关症状: 浅表淋巴结肿大 背部长痘 皮肤弥漫性红肿 低烧 呼吸困难 循环衰竭
一、症状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可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面临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常见药物归纳如下:
1.发疹性药疹临床表现为麻疹或猩红热样红斑
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皮疹始于面部躯干,以后泛发全身,有瘙痒,轻重程度不一,轻的仅出现散在的少量红斑,有轻度瘙痒,停药而自愈,重的可密集全身,常伴有全身浅部淋巴结肿大,则应密切注意其可能发展成剥脱性皮炎,因后者预后不良。
2.皮炎类药疹这类药疹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
丘疹,小水疱,渗出,糜烂,结痂性皮疹,其可分为局限性与泛发性两型;局限型多是由药物引起的光线过敏性皮疹,因此主要发生在日光暴晒部位,发生苔藓化皮疹,全身泛发型可有低热,瘙痒,严重的还可有粟粒至米粒大小的脓疱性皮疹掺杂其中,消退后往往有一层糠状鳞屑脱落。
3.固定型红斑多数由横胺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解热止痛药物所引起,但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无服药史,过敏原不易找到,皮疹特点是限局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呈假性水肿,损害境界清楚,愈后留有色素斑,每次应用致敏的药物后,在同一部位重复发作,也有的同时增加新的损害,皮疹数目可单个或多个,亦有分布全身者,皮疹大小一般0.2cm至数厘米不等,皮疹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以口唇及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趾指间皮肤,手背,足背躻干等处多见,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者约占80%,口腔粘膜亦可发疹,固定性药疹消退时间一般为1~10天不等,但粘膜糜烂或溃疡者常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十日始愈,发生在包皮龟头部位时,常因为水疱破溃或感染而形成溃疡,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如治疗不当,可使病人数周至数月不能痊愈。
4.荨麻疹样药疹是常见药疹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莉特灵的大量应用,该药疹更为常见,其他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与血清蛋白等均是引起该型药疹的重要原因,由于血清异性蛋白引起的叫“血清病”其皮疹特点为发生大小不等的风团,这种风团性皮疹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持续时间长,自觉瘙痒,可伴有刺痛,触痛,荨麻疹可作为唯一的症状出现,也可以伴随着其他的症状,如发热,低血压等,一般致敏病人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皮肤才开始发生风团性皮疹并有瘙痒,但少数病人在注射青霉素,血清蛋白等药物后数分钟内即出现头晕,心烦,全身泛发大片红色风团,瘙痒与血压降低,由痢特灵引起的药疹可以在停药后一周才发生,风团往往较严重,有大片红肿性皮疹,治疗上比较困难,血清病是注射血清蛋白后1~2周,开始发烧38~39℃,全身风团,瘙痒,有腹痛,恶心,浅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病程10~14天而自愈。
5.多形性红斑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
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由其他原因所致的多形红斑,症状相似,往往春秋反复发生,病程一般为2~4周。
6.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又称斯蒂劳斯——约翰逊(Stevens-Jonnson)综合征
为一种严重的药疹,红斑性大疱广泛散布,口腔,眼部及咽部等处粘膜糜烂,唇红缘溃烂结痂,同时病人有高烧,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病程4周左右,在未用激素以前,其死亡率曾达30%,虽为药疹中出现的皮损,但在许多的病例中没有任何服药史,说明本型中只有一部分与药物反应有关,有的病人还可由“败血症”引起,值得注意。
7.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
其特点病人服药后不久体温迅速上升,可超过39~40℃,皮肤先有红斑,迅速扩展增多,由红色变褐红色,经一两天后,广泛的红斑上发生松驰的大疱,大疱不规则,疱膜容易擦破撕剥,露出疼痛的大片糜烂面,很像烫伤,粘膜也成片糜烂及剥脱,病人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伴有高烧和内脏受损的表现,可发生黄疸,血尿,肾功能衰竭,肺炎,昏迷,抽搐以至死亡,否则,经10~14天后,病情迅速好转,体温很快下降,皮疹干燥及脱落而自然痊愈。
8.剥脱性皮炎可由于不同的原因引起
而药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常常由于对一般的药疹病人未及时停止致敏药物和适当处理,致使病情发展,皮疹融合而成为剥脱性皮炎,或病情一开始就是突然发病,高烧40~41℃,持续不退,瘙痒性的麻疹样红斑融合成大片或弥漫性的潮红,有明显的肿胀,全身浅淋巴结肿大,肝脏亦可肿大,压痛甚至出现黄疸,脾脏也可肿大,脑或肾等也受损可出现谵妄,昏迷或蛋白尿等,甚至死亡,应与银屑病,皮炎类疾病,毛发红糠疥,Hebra氏红糠疥,蕈状肉芽肿等引起的红皮病相鉴别。
9.狼疮样综合征可因药物影响而发生该综合征
临床表现和组织变化与真正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病人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胸膜炎,心包炎,粒细胞减少,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等各种红斑狼疮症状,因此,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被认为药物诱发的全身性红斑狼疮,病情轻的停药后数月内恢复,病情发展的可因狼疮性肾炎或其他红斑狼疮损害而死亡,病程在2~3周至3个月内自愈,肼苯哒嗪,灰黄霉素等药物易引起该综合征。
10.增殖性药疹在用药两周至数月后
病人发烧,周身不适,关节疼痛,全身浅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是弥漫性红斑,水肿性,大疱性或蕈样肉芽肿状损害,触之相当坚实,主要见于躯干疏散分布,不规则,边缘清楚约3~4cm直径大小,经治疗症状逐渐消失,全病程约3周。
11.其他药疹某些药物或血清等异性蛋白质所引起超敏性血管炎药疹
由于砷剂长期少量服用,可产生掌蹠点状角化症,或皮肤毛孔角化症,汞剂中毒性肢端红痛症,皮疹,口炎等,长期服用碘及类固醇激素可产生痤疮样皮疹,服用抗疟药物产生扁平苔藓样皮疹,有些药物还产生紫瘢,湿疹样皮疹。
二、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熟悉各种药疹类型,观察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作出药疹的诊断,但仍不能确诊,因为,直到今天对药疹仍然缺乏可靠的实验诊断方法,皮肤试验阳性的人在用药后不发生药疹,而阴性的人则可有药疹,而且,皮内试验可使敏感性很强的人发生严重药疹或其他药物反应,甚至引起过敏的休克而死亡,再有服药试验也不安全可靠,只能慎用到固定型药疹或不致发生严重反应的病人,在临床上用药后发生药疹,停药后消失及再用时复发的药物史很有诊断意义。
现代的免疫试验法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嗜碱性粒细胞脱粒试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白细胞组织胺试验等,能协助我们了解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免疫关系,并无实用的诊断价值,总之药疹是常见病,诊断药疹时要客观分析,排除其疾病的可能性。
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湿疹,红皮症,毛囊炎,血管炎与其他特发性的疾病组织象是一样的,在这就不一一述明,下面将叙述一下有特点的药疹。
1.固定型药疹表皮内见到多数坏死的角朊细胞
棘层细胞气球变性,可发展成表皮内水疱,由于破裂细胞的胞膜仍留在疱内,使疱呈蜂窝状,真皮乳头高度水肿,可出现表皮下水疱,真皮上部可见到大量的噬色素细胞,真皮浅,深层可见到淋巴细胞的浸润及少许嗜酸,嗜中性白细胞,还可见到组织细胞及肥大细胞。
2.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皮角朊细胞大片融合性坏死
细胞结构消失,可见核溶,核缩及核碎,角质层仍呈网篮状,界面空泡改变,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水肿,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少许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
3.扁平苔藓样药疹角质层出现灶性角化不全
颗粒层薄或消失,界面空泡变性,乳头真皮呈带状致密炎症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有时还见到浆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炎症浸润不只在浅层,还可达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