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休克检查
【一般检测】
(一)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
(二)皮肤温度、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如病人的四肢温暖,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缺血呈苍白,松压后色泽迅速转为正常,即表明末梢循环已恢复、休克好转。
(三)血压,维持稳定的组织器官的灌注压在休克治疗中十分重要,但并不是反映休克程度的最敏感指标。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常规。
1、大量出血后数小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即显著降低;失水病人则发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
2、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严重感染者大多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
3、休克后期有出血倾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纤维蛋白原可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或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血液化学。
1、血糖增高,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并有pH值降低,碱储备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2、含氮物质。肾功能减退时可有血尿素氮和非蛋白氮等增高。
3、血钾亦可增高。
4、肝功能减退时血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增高,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可增高。
5、血氧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可下降,肺功能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吸纯氧亦不能恢复正常。
(三)尿液常规。
肾脏缺血损伤后,变化的尿液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
【影像学检查】
1、心电图。可有冠状动脉明显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变化。原有心脏病者还可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2、CT或MIR。可明确病变部位,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辅助检查】
(一)动脉压测定。
1、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
2、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肺楔嵌压测定。
肺楔嵌压反映左心房平均压,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是估计血容量和监护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四)心排血量测定。
(五)尿量测定
留置导尿管连续观察排尿情况,要求每小时尿量多于20~30ml。若不到此数,提示肾血流不足,肾功能趋于衰竭。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1、皮肤与肛门温度的测定。
休克时皮肤血管收缩,故皮肤温度常较低;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不能散热,故肛温常增高。如二者温差在1~3℃之间,则表示休克严重(正常在0.5℃左右)。
2、红细胞压积。
当周围末梢血的红细胞压积高出中心静脉血红细胞压积的3Vol%时,则表示有显著的周围血管收缩。这种差别变化的幅度常表示微循环灌注恶化或好转的程度。
3、眼底和甲床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与小静脉扩张,严重时可有视网膜水肿。在指甲上加压后放松时可见毛细血管内血液充盈的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