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小儿风湿热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风湿科 儿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治愈率: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小儿风湿热一般治疗
一、小儿风湿热西医治疗
本病治疗药物主要为抗风湿药物,并预防复发,注意清除病灶,
1.一般治疗方法
(1)休息可以减轻心脏负扭,应强调急性期卧床休息。
(2)饮食以易于消化而富于营养为原则。有心衰者应低盐饮食。
(3)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
方案一: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
方案二: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
方案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4)严重心脏炎、心脏扩大者易发生心力衰竭以及心衰者,除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外,应加用地高辛或静注西地兰及速效利尿剂如速尿等进行治疗。
2.抗风湿治疗
(1)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
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最好。
儿童每日80~100mg/kg;水杨酸钠每日6~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
但是阿司匹林等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不佳,例如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儿童每天2mg/kg,分3~4次口服。直至炎症控制,血沉恢复正常。以后逐渐减量,以每天5~10mg为维持量;总疗程需2~3个月。病情严重者,可用氢化考的松每天300~500mg;或地塞米松每天.25~0.3mg/kg,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应注意低热,关节疼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现象。在停药前合并使用水杨酸制剂,或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5~25mg,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可减少“反跳”现象。
(3)若有的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等水杨酸制剂,
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1.5~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3.舞蹈病的治疗
可用苯巴比妥、安定等药物,如有其他风湿热的表现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舞蹈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耐心细致的护理,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药物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的结果。患者应尽量安置于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刺激。
4.慢性心瓣膜病的治疗
除临床上需给抗风湿药物外,对无风湿活动临床表现者,则治疗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还可以进行洋地黄长期治疗,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长期口服洋地黄,要随时调整剂量,保持维持量。
如有慢性扁桃体炎,于风湿热控制后可摘除扁桃体,但在术前2~3天及术后1~2周注射青霉素,以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拔牙前后也应如此治疗。
在心瓣膜严重损害时,可作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从而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可使危重病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但由于儿童期存在不断生长发育问题,可形成置换瓣膜相对狭窄现象,以及转换瓣膜的耐久性、术后抗凝治疗、预防感染等等问题,必须严重掌握适应证。一般认为其适合做手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替换二尖瓣的适应症:
心功能Ⅲ至Ⅳ级;血栓栓塞发生2次以上;左房大,有心房纤颤、房壁钙化者;进展性肺动脉高压,病情逐渐恶化者。
(2)替换主动脉瓣适应征:
患儿各项客观检查指标为阳性,并有心肌缺血症状,虽心功能尚好(小于Ⅲ级)亦应作手术。主动脉瓣病变引致明显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晕厥或心力衰竭者;
5.预防复发
(1)患过风湿热的儿童,应长期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预防药物首选长效青霉素,方法为每月肌注1次,剂最为120万U。长期用药预防至少5年;
(2)若患儿临床遇有链球菌咽部感染,应及时以青霉素治疗,疗程7~10日。
小儿风湿热辨证论治
二、小儿风湿热中医治疗
一】中成药
1.湿热痹冲剂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通络功效,适用于湿热阻络之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3袋,6~9岁每服1/2袋,9岁以上每服1袋,每日2~3次。
2.新癀片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清热消炎,活血化瘀功效,治疗风湿热之热盛者。用法用量:3~6岁每服1片,6~9岁每服1/2-1片,9岁以上每服2片,每日3次。
3.四妙丸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通筋利痹之功,治疗风湿热属热盛者。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4g,9岁以上每服6g,每日3次。
4.当归拈痛丸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益气养阴之功效,适用于风湿热痹,经久不愈,耗伤气血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3g,9岁以上每服6g,每日2次。
二】专方验方
1.独活二秦汤
方剂:独活12g,秦艽10g,秦皮10g,xi莶草10g,青风藤10g,石楠藤10g,鸡血藤12g,忍冬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湿热关节肿痛者。
2.熏洗方
(1)方剂:
宣木瓜10g,秦艽、防风、防己、伸筋草、白芷各6g
功能主治:适于湿热痹痛;
制法:水煎后乘热熏洗四肢关节,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2)方剂:
南红花10g,羌活15g,透骨草15g,防风15g,桑枝15g,木瓜20g
功能主治:适于关节肿胀疼痛者;
制法:水煎后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3.清痹汤
方剂:忍冬藤15g,青风藤12g,络石藤12g,败酱草10g,老鹳草10g,土茯苓10g,丹参10g。
功能主治:适用于风湿热关节肿痛较甚者。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4.湿热痹痛方
方剂:苍术10g,黄柏10g,知母10g,生石膏30g,茯苓12g,泽泻10g,白术6g,桂枝10g,防己12g,生地12g。
功能主治:适用于小儿急性风湿热。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5.抗风湿合剂
方剂:虎杖15g,茜草12g,桑寄生10g,蕲蛇6g。
功能主治:适用于风湿热以关节肿痛为主证者。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或共研细末,每服2~3g,日服3次。
三】辩证方剂
1.热痹湿盛
治法:利湿宣痹。
方药:二妙丸加味。苍术、黄柏、海桐皮各15g 防己、滑石、地龙各10g,丝瓜络、晚蚕砂各6g。便溏加木香、黄连;纳呆加焦三仙、薏苡仁。
2.热痹热盛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生石膏、薏米各20g,知母、黄柏、防己各12g,桑枝、滑石各10g,黄连6g。口干烦闷加藿香、佩兰;口干多饮加花粉、葛根、石斛;关节痛甚加赤芍、丹皮。
3.热痹阴虚
治法:养阴清热,利湿宣痹。
方药:生脉饮加味。生地、麦冬、党参各15g,石斛、黄柏、桑枝各10g,五味子、晚蚕砂各6g。心悸甚加酸枣仁、丹参;气虚加黄芪、茯苓;低热不退加青蒿、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