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疾病库>消化内科 >缺血性结肠炎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缺血性结肠炎 (参考内科学)

缺血性结肠炎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普外科 外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治愈率: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药物、手术治疗

缺血性结肠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绝大多数局限于肠壁内的非坏疽型病变的发展具有自限性,可以逐渐被吸收。即使部分患者发生结肠狭窄,也大部分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

  对有腹痛、腹泻和便血但无腹膜炎体征的患者,首先应采用积极的保守治疗,包括补液,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禁食,胃肠减压,氧气吸入等。对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凝剂,例如肝素、链激酶或尿激酶等,目前意见尚不一致。在部分患者,抗凝剂的使用有加剧出血性肠梗死的可能。病程早期充分补液对预防组织灌流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体温,每天检测血细胞比容和血白细胞。对没有明显检查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争取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确定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对结肠缺血伴有结肠明显扩张的患者,可通过纤维结肠镜或经肛门插管及时进行肠腔减压,这对预防结肠缺血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大约有2%的患者虽经积极的保守治疗,病情仍得不到改善,并进一步发展至肠梗死。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腹痛加重、病情进行性恶化,并出现明显腹膜炎体征或休克早期表现,如低血容量、酸中毒以及低血压,提示有发生结肠梗死、肠穿孔的可能,应考虑在积极抗休克的基础上尽早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的病死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及时与否、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一旦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和持续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很高。

  手术治疗大多仅限于缺血性结肠炎的坏疽型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时,患者应采取截石位以利于术中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由于在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过程中黏膜层病变较浆膜层重,手术时结肠的切除范围有时难以确定。术中对结肠病变范围和肠壁活力不能确定或存在疑问的患者,应常规行术中纤维结肠镜检查。缺血结肠的切除范围要充分,由于大部分患者结肠水肿明显,手术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高,应避免行一期结肠吻合,常规行双腔结肠造口。大部分患者病变不累及直肠,因而可在充分切除近端病变肠管的同时保留直肠,以备以后病情稳定后重建肠道的连续性。

  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伴明显结肠扩张的患者应考虑行全结肠切除。对于病情持续2周以上,虽经积极保守治疗病情仍无明显缓解的患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大部分缺血性结肠炎引起的结肠狭窄为不完全性结肠梗阻,因而一般可以避免手术。对伴有慢性结肠梗阻临床症状的患者,经积极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或与结肠恶性肿瘤鉴别有困难者宜采取手术治疗,切除狭窄肠段,一期吻合重建肠道连续性,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二、预后

  在非坏疽型患者,缺血性结肠炎常为自限性;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依据患者的年龄、肠坏死的范围、是否伴有肠穿孔和腹膜炎以及诊断的早晚和治疗情况,病死率可达28%~90%。

缺血性结肠炎辨证论治

  三、中药治疗

  予健肠汤。药物组成:白芍药、白术、黄连、干姜、木香、葛根、白头翁。

  湿热下注型去干姜,加黄芩、黄柏、槟榔子、马齿苋;寒湿阻脾型加党参、桂枝、苍术、厚朴、半夏、砂仁、炮姜;肝郁脾虚型加桂枝、柴胡、香附、党参、黄芪、山药、大枣;肠道瘀滞型去干姜,加败酱草、红藤、地锦草、黄柏、大黄炭、地榆炭。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温服,30日为1个疗程。

  灌肠治疗:下腹部疼痛固定,伴大便出血者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组成:败酱草、白及粉、生黄芪、锡类散。水煎至100~200 ml,加普鲁卡因1支。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中病即止。

查看全部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推荐医院

更多医院

缺血性结肠炎相关疾病

缺血性结肠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