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

在线咨询

特邀专家

在线咨询

特邀专家

在线咨询

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疾病库> >湄公血吸虫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湄公血吸虫病

湄公血吸虫病于1950年在泰国南部首先发现。本病在老挝湄公河的江岛(Khong island)流行。1978年才正式命名为湄公血吸虫病(schistosome mekongi)。本病的主要临床

查看全部
到院就诊须知
  • 部位:
  • 挂什么科:
    消化内科 传染科
  • 一般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 治愈周期:
    30天
  • 治愈率:
    30%
病因
湄公血吸虫病病因一、发病原因雄虫长15~40mm,有7个睾丸。抱雌沟从头部延伸至末端。体表多刺状突起。湄公血吸虫雌虫长12~23mm。卵巢与卵膜位于中部1/5处。虫卵正圆形,直径40~45μm。卵壳一侧近末端有一小结。湄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
查看全部
症状
湄公血吸虫病症状典型症状:发烧、腹泻、腹痛、肝脾肿大、肝肿大、脾肿大、腹胀、烂桃样血痰、右下腹压痛、感染性发热相关症状:腹水低烧肝脾肿大湄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日本血吸虫病相似。湄公血吸虫致病性与日本血吸虫相当。一、症状1.发热间歇或弛张热
查看全部
预防
湄公血吸虫病预防一、预防在流行区普查普治,及时彻底地治疗患者及染病动物。采用氯硝柳胺进行灭螺;妥善处理感染人活动物的排泄物,以免污染水源;个人防护方面,应避免接触疫水,难以避免接触疫水时应穿长统胶靴,对于接触了疫水者应及时服用预防性药物,如
查看全部
诊断
湄公血吸虫病应与伤寒、阿米巴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相鉴别。急性血吸虫病有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急性血吸虫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是与上述疾病鉴别的重要依据。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
查看全部
治疗
湄公血吸虫病诊疗知识就诊科室:消化内科传染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湄公血吸虫病一般治疗一、治疗治疗应用吡喹酮1天疗法,20mg/(kg·次),3次/d,疗效良好。二、预后早期治疗,一般
查看全部
检查
1.病原检查病原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的检查方法以有粪便虫卵浓集的醛醚法或毛蚴孵化法、肠粘膜活组织检查。2.实验室检查(1).血象检查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白细胞总数多在(10~30)*109/L之间
查看全部
饮食
湄公血吸虫病饮食原则一、适宜食物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查看全部
护理
湄公血吸虫病一般护理预后:血吸虫病患者,包括脑型与侏儒症如能早期接受病原学治疗,预后大多良好。晚期血吸虫病有高度顽固性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以及并发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查看全部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湄公血吸虫病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湄公血吸虫病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