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疾病库>风湿科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 (参考内科学)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风湿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6000-10000元) 治愈率: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西医药物治疗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活动期需住院治疗与卧床休息,宜进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热量足够的饮食,待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活动。进食不易过多,以维持正常营养状态和体重为原则。进食过多和少动可导致肥胖和高脂血症,甚至脂肪肝。

  2.全身治疗

包括保肝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促进剂等。

  (1)保肝药物:

有化学药品和中草药制剂两类。

  ①化学药品:

可用大量维生素C、肌苷、维丙胺、复合磷酸酯酶等。转氨酶长期升高伴有糖代谢紊乱者,可试用胰岛素葡萄糖疗法;有脂肪代谢紊乱者,可用肌醇等。水飞蓟宾(益肝灵)每天6片,分3次口服,既可改善肝功能,又能抑制肝脏纤维化,疗效较好。

  ②中草药制剂:

治疗本病的中草药种类很多,以下列举数种的制剂:

  A.黄芩甙片:是从黄芩根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有清热解毒、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副作用仅有轻度消化道反应。每次2片,3次/d,适用于转氨酶长期升高而其升高幅度较低的病人。

  B.五味子:现知其成分为五味子酯甲、乙、丙、丁,对降低转氨酶有较好,但远期疗效较差,停药后转氨酶常有反跳现象。部分病人服药后有轻度胃痛、反酸、上腹部不适等,加用碱性药物可使胃肠反应减轻。该药不适用于慢性活动性溃疡和脂肪代谢紊乱的病例。剂量为五酯胶丸2次/d,每次2粒;五酯片每次3片,3次/d。

  C.垂盆草:其成分为垂盆草甙,有清热利湿解毒作用。该药远期疗效不理想,停药后转氨酶有反跳现象,故须缓慢停药,以免转氨酶反跳。剂量为每次2片,3次/d。

  (2)免疫抑制剂:

  ①糖皮质激素:

具有非特异性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由于激素抑制体内抗体产生,可能招致HBsAg携带状态及其他副作用,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其适应证为:A.HBsAg阴性,自身免疫反应表现严重,有多器官系统损害者。B.组织学证实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症状明显,转氨酶连续10周升高和γ球蛋白增高者。激素剂量一般宜较小或中等剂量,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每天20~40mg,分3~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可逐步减量,继以维持量。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每天5~10mg。6个月到1年以上为一疗程。

  ②硫唑嘌呤:

为巯嘌呤(6-巯基嘌呤)的衍生物,有阻断DNA的合成作用,从而可抑制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增殖。该药应用的指征为:A.用激素后有严重反应者。B.同时伴有糖尿病而不宜用激素者。C.单用激素不能控制症状者。剂量开始每天用1.5mg/kg,用药期间须定期复查血象、肝功能和肾功能。目前多主张与激素联合使用,每天用硫唑嘌呤50mg加泼尼松龙30mg,显效后泼尼松龙应减至维持量,每天用10mg,或用硫唑嘌呤50mg加泼尼松龙10mg,其疗效与20mg泼尼松龙相同。

  ③青霉胺:

含硫基氨基酸,有抑制病理性体液免疫反应作用,也可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造成的肝组织损害。可采用递增法,开始每次100mg,3次/d,以后剂量逐渐增加,约每周增加300mg,直至最大维持量每天900~1200mg。肝功能改善后,再逐步减量,3次/d,每次100~200mg,6~9个月为一疗程。

  ④其他:

氯喹每次0.25g,2次/d,2~4周为一疗程,疗效较差,副作用也较大。

  (3)免疫促进剂:

能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恢复到正常水平,清除病毒,从而使病情得到恢复。现有的免疫促进剂包括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和云芝肝泰冲剂,现分述如下:

  ①免疫核糖核酸(简称IRNA):

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大类。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是从被动免疫的马、羊脾和淋巴结提取制成的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其主要作用是传递特异性免疫信息,即将特异性免疫功能由HBsAg免疫动物所提取的免疫核糖核酸传递给人,借以提高人特异性免疫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清除HBsAg,终止乙型肝炎慢性感染状态。用法为每次1~2mg,每周注射1~2次,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周围皮下注射,4~6个月一疗程,据报道率达60%以上。

  从正常人周围白细胞和脾白细胞提取的非特性免疫核糖核酸,曾用于治疗HBsAg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应用后80%以上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玫瑰花结试验、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等细胞免疫指标上升,但HBsAg转阴率较低。用法为每次3mg,每周1次。注射于腋窝下上臂内侧,4~6个月为一个疗程。

  ②转移因子:

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国外对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国内多采用正常人混合白细胞制备的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多数病人应用后可见T细胞功能增加。部分病人用药后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加重,可能是由于机体细胞免疫提高,间接促进了B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体引起的。如症状无明显加重,可继续使用,以后肝功能仍可正常。用法为每周1次,每次1~2U,注射于上臂部的内侧皮下,20~30周为一个疗程。

  ③左旋咪唑:

有促进巨细胞吞噬功能和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用法为每周用药2天,每天150mg,分2次口服。该药疗效并不理想,可与激素联合应用。对HBsAg阴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疗效较好。

  ④云芝肝泰冲剂:

系我国独创的具有较强免疫促进作用的中成药。其降酶,改善肝功能迅速,为非特异性T细胞免疫促进剂。用法为每次5g,3次/d,3个月1个疗程。

  (4)其他:

国外报道,干扰素诱导剂对HBsAg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有一定疗效,目前国内主要用聚肌胞(PolyI∶C)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产生。干扰素可使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影响病毒复制时的转录和翻译,阻抑病毒蛋白合成。一般用法为每次0.5~1mg,每周2次,2周为一疗程,2~4个疗程即可判断疗效。初步发现病人HBsAg可以转阴,转氨酶可下降至正常。在治疗期间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能使干扰素诱导剂的效率增强3倍。

  环孢素、他克莫司已成功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人。

  (5)对症治疗:

因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为一种多系统损害疾病,除全身治疗外,当肝外系统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严重时,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①关节症状:

可适量给予非激素类抗炎止痛剂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剂量宜小。

  ②心肌炎严重时;

除全身治疗外,尚须酌情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如辅酶A、三磷腺苷等。

  ③慢性肾功能衰竭:

应进行适当的降压治疗,并给予纠正酸中毒的药物及降血钾和促进蛋白合成的药物等。

  ④贫血严重时;

应适量输血和给予兴奋骨髓的药物。

  ⑤出血倾向明显时;

可给予较大剂量的维生素K。

  ⑥其他:

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的抗感染。在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发生感染,多为机会性感染,其病原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故宜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此外,发生肝性昏迷时,须及时进行妥当的处理。

  二、预后

  因不同病因及病情轻重而异,轻者可缓解为慢性持续性肝炎,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偶可发现肝癌。HBsAg阴性的病例经治疗后预后较好。

  影响预后的因素有酗酒、重体力劳动、继发感染、用药不当、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彻底等。

查看全部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推荐医院

更多医院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相关疾病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