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病因 主要病因: 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一)发病原因
葡萄球菌有31种,有一半可以寄居于人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SE都是最常寄居于人体和最易引起疾病的菌种。根据细菌对甲氧苯青霉素的敏感情况,将葡萄球菌分成敏感和耐药两部分。又根据凝固酶情况分成阴性和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常见的就是SE。Kleeman报道499株CNS中,SE占64.5%,溶血葡萄球菌13.4%,人葡萄球菌7.4%,CNS常是异物感染(如人工导管等)的病原菌。Mack认为氨基己糖是糖原的主要成分,对SE起定居作用。Christensen报道一种黏液层相关抗原(SAA)也有此种作用。BaldassarriL对50株SE的细菌表面的黏液层和(或)SAA检测,结果37株(74%)有或强或弱的黏液层,此37株中22株(59.4%)SAA阳性,但未见黏液层阴性而SAA阳性者,这也表明在黏液层中不止有一种抗原。CNS的黏液物(ESS)与致病性有一定关系,目前研究认为:①被黏液包裹的细菌得到保护;②ESS干扰正常调理的吞噬作用;③抑制植物血凝集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④阻挡抗生素的细菌内的渗透,直接抑制某些抗生素。另有研究SE对人工导管等的黏附是由其荚膜多糖/黏附因子(PS/A)所介导,PS/A尚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尚氏等认为异物感染及SE引起的心内膜炎、骨髓炎的致病机制均属于典型的表面感染。
(二)发病机制
SE致病机制的第一步是黏附,此菌通常黏附皮肤和黏膜表面,有关黏附的中介作用,在无蛋白质的环境下黏附作用是无特异性的,若有异物进入人体组织或血管,将迅速被基质蛋白所包围。黏附作用中有两种物质非常重要,一种是被称为细胞间黏附素的线性同质聚糖N-乙酰氨基多聚葡萄糖;另一种是NOKD2蛋白质。去除多糖或蛋白质的基因会使同基因菌株的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变异菌株仍有表面黏附能力,但丧失积聚功能,然后特异性机制介导细菌的粘连。在基质蛋白的表位和SE结构之间发生受体和配基的相互作用。第二步是积聚:细菌在表面增生并向其他细菌表面发展,这是由于一种细胞间黏附机制使SE可以积聚生长为细胞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