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的简介
2015-08-12 来源:互联网 专题:扁豆
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主产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等地。生用或炒用。
药性歌诀
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毒能化。
属性归经
甘,微温。属土。还归胃经。
功效主治
健脾、化湿、消暑。主治:脾虚湿盛,运化失常,而见食少便溏或泄泻,及脾虚而湿浊下注,白带过多等证。暑湿吐泻。还可用于解酒毒、砒霜毒及河豚毒。脾虚夹湿及暑湿证。
歌诀译解
扁豆味甘,性微温。它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暑的作用,适用于内伤暑湿,脾胃不和,引起上吐下泻、小腿肌肉挛急转筋等症。并治脾虚湿盛,大便溏泄及妇女脾虚有湿的白带病。生研绞汁服又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且可解酒毒。
药解应用
本品甘温归脾胃二经,味甘补益脾胃而生气血,性温能温化水湿而健脾,脾胃喜燥而恶湿,具有健脾化湿之功,有补脾不腻、除湿不燥之特点,主治脾虚湿盛、运化失常,而见食少便溏或泄泻;及脾虚而湿浊下注,白带过多等证。常配人参、白术、茯苓等,治脾虚湿盛诸证,如参苓白术散。《本草图经:主女子带下。《本草纲目:止泄泻,暖脾胃,除湿热。
本品味甘归脾胃经,补益气血养阴而生津消暑,归脾胃能化湿而健脾,补中气而消暑湿,具有健脾化湿,消暑和中之功,主治暑湿吐泻。可单用本品水煎服,治暑湿吐泻。配香薷、厚朴等,治夏伤暑湿、脾胃失和之吐泻,如香薷散。《本草纲目:消暑,止消渴。
此外,本品味甘缓急而解毒,又归中焦脾胃,具有解毒和缓止呕之功,主治食物中毒。可用其鲜品绞汁服或煎服。《本草图经:兼夺酒毒,亦解河豚毒。
用治脾虚有湿,乏力食少,便溏或泄泻,以及妇女白带过多,常与党参、茯苓、白术、山药、陈皮等健脾除湿药同用;以加力。用治夏月暑湿伤中,脘腹痞满胀痛,或吐或泻,多与厚朴、香薷、黄连等同用;若兼见小腿肌肉挛急者,又当加木瓜。此外,单用研末冲服,或水煎服,可解酒毒、食河豚鱼中毒。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健脾止泻、补脾和胃宜炒用,消暑解毒宜生用。
使用注意
《新编中药炮制法增订本云:“扁豆内含毒性蛋白质,生用有毒,……加热后毒性作用大大减弱”。扁豆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A,不溶于水,有毒,加热可使其毒性大减,故生扁豆宜慎用。
现代研究
出自《名医别录。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植酸、泛酸,并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细胞凝集素A、B。
附 扁豆衣,即扁豆的干燥种皮,功用与扁豆相同,但药力稍弱,临床常用于脾虚有湿,或暑湿引起的吐泻。用量6-10g。
扁豆花,即白扁豆的花,有清暑化湿的作用,可治泄泻、痢疾,多与香薷、厚朴、黄连、金银花等同用。用量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