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黑米是如何被发现?
2015-08-07 来源:互联网 专题:黑米
黑米无论煮粥或闷饭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滋补食品。为了更多地保存营养,黑米往往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黑米外表油亮,清香可口,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被誉为“补血米”、“长寿米”。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有“黑珍珠”、“米中”的美誉。黑米除了熬粥,还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等。到底黑米是如何被发现?
青年时期的张骞,在家跟随父亲耕种农田。有一年秋天,金黄的稻谷成熟了,张骞和弟弟张謇同去田里收割庄稼。一阵秋风吹过,眼前金浪翻滚,稻香阵阵扑鼻。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兄弟二人分外高兴。二人跳下田坎,弯起腰并肩割谷。父亲和换工帮忙的在身后侍弄拌桶,“呯嘭、呯嘭”地七上八下,只见雨点般的谷粒灌进稻桶中。张骞手中的银镰嚓嚓作响,刀下生风,弟弟张謇也不示弱,转眼工夫就把一块稻田割完了。
坐在田坎上歇息时,张骞顺手从第二块稻田边捡了一穗谷子打算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谷粒。
“黑谷!黑谷!”张骞突然惊叫起来。弟弟张謇连忙伸过头看,不错,就是一穗黑谷子。谷壳麻黑,剥开的米全身黑透,和普通白米相比,黑米微细略长,茬口稍硬,但有特殊的香味儿。张骞感到奇怪,在周围寻找,再也找不到第二株黑稻。他把这穗黑谷拿到父亲面前,父亲也觉稀奇,因为当地从来没有这种谷子。“未必是天上掉下来的?”父亲自言自语道。
“啊!天上掉下来的?”父亲随口说了这句话,引起了张骞的苦苦思索。还是在上学读书期间,听先生讲过南方出产黑稻,头一茬早,大半六月间成熟。经过推测判断,张骞认为这是雀鸟在南方啄食此谷,可能在颈羽中沾带一粒,飞过此地偶尔掉落田野寄生而成。父亲觉得这个推测有道理,就让他单独起来,第二年春天专畦繁育,移栽大田。刚过一年,邻人得知消息,纷纷登门讨秧,张骞当面相赠,并告诉栽黑稻秧的方法。三两年就普及到县内各地,黑稻的名声越来越大。
每年秋后,黑稻一旦成熟登场,家户煮稀饭尝鲜。米汤色黑如墨,喝到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药味,特别爽口合胃。时间一长,人们有了吃黑米的丰富经验。煮稀饭时投入天麻、银耳、百合、冰糖之类,胜似琼浆玉液,作为待客佳餐。头晕、目眩、贫血病人常食,症状明显减退。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进行食疗。故黑米又叫“药米”之称。
后来张骞进入西汉宫廷,曾以黑米向汉武帝进贡,武帝虽有吃不进的山珍海味,但对罕见的黑米爱如奇宝。每天早晚必食,并赐予宠臣享用,被誉为珍贵的“黑珍珠”,朝臣建议武帝将黑米列为贡米。武帝正合心意,马上发出御令,,让汉中郡每年从民间征收千石专送至京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