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的简介
2015-08-07 来源:互联网 专题:紫苏叶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叶和茎。其叶称紫苏叶或苏叶,其茎称紫苏梗或苏梗。各地均产。夏秋采收。阴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胃经。
紫苏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
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
**功效**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本品辛温发散之性较为缓和,外感风寒之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其能理脾胃之气,又略兼化痰止咳之效,对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治前者,本品常与陈皮、香附等行气药同用;治后者,本品常与杏仁、半夏、桔梗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2.用于脾胃气滞及呕吐证。本品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可以治疗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行气、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等清胃止呕药同用;痰湿甚者,常与半夏、橘皮等燥湿、化痰、止呕药同用。治妊娠胎气上逆,脘闷、食少、呕吐甚至胎动不安者,宜与相应的安胎药配伍。
此外,本品对食鱼蟹而腹痛吐泻者,具有和中及解毒之效。可单用煎服,或配伍生姜、橘皮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紫苏叶发散风寒,宜于外感风寒;紫苏梗无解表作用,其行气作用亦较紫苏叶和缓,宜于气滞轻证及胎动不安。
**参考资料**
1.本品含挥发油,其中有紫苏醛、柠檬烯、白苏烯酮等成分。紫苏叶煎剂及浸剂有较弱的解热作用;水煎剂有抑菌作用,浸膏剂有抗真菌作用;本品还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蠕动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紫苏油可使血糖上升。
2.紫苏梗为紫苏的茎。性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
**临床**
1. 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6次可愈。《中华皮肤科杂志1965;6:391
2. 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作为治疗风寒表证的发散风寒的紫苏,它的作用是比较温和的,它的发汗解表或者发散风寒的力量都不强,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是用于轻证。比如有的轻微的感冒了,用紫苏煎一点汤,或者紫苏煎汤了加一点生薑、红糖,民间的一些单方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