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记录 我要提问
咨询
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知识 > 正文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不可忽视的食源性致病菌

2024-06-25      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预防重大食品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我省自2013年开始先期准备,到2015年系统的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和事件监测。依据这几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结果,每年的5-10月份是我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发月份,引发事件主要原因致病微生物及毒素,其次为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化学污染物。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重要的几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非伤寒沙门氏菌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5~10 月)高发。

  致病食品:畜肉类、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症状通常在感染后6 ~48h 内出现,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人群普遍易感。

  致泻大肠埃希菌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生在 3 月~9 月

  致病食品:熟肉制品及冷荤食品,其次为蛋及蛋制品,乳酪等

  易感人群:老人及婴幼儿易感。

  感染后常见症状包括水样便、腹痛、恶心、发热、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等。

  阪崎肠杆菌

  发病季节:无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致病食品:主要为婴儿配方粉。

  易感人群:可引起各年龄段的感染,但高危人群主要是婴儿(0~12 月龄) 和新生儿(0d~28 d),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或免疫力低下的婴儿,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性最高。

  感染主要引起婴儿脑膜炎、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副溶血性弧菌

  发病季节: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5~10 月)。

  致病食品: 海产品(鱼、虾、蟹、贝类等)

  感染后发病急,多数在 4 h~28 h 左右发病,主要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发病初期为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之后剧烈腹痛,脐周阵发性绞痛为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发病季节: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致病食品:乳及乳制品、奶油糕点、蛋及蛋制品、熟肉制品、鸡肉和蛋类沙拉、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及个别淀粉类食品

  起病急,潜伏期一般在 2~6h,主要症状为剧烈的恶心、反复呕吐,可伴有上腹部绞痛,有时伴有腹泻。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发病季节:全年都可能发生。

  致病食品:主要为生肉及肉制品、鸡蛋、蔬菜沙拉、乳与乳制品、海产品及即食食品

  易感人群: 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

  主要症状为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早产、死产、脑膜炎、败血症等。

  空肠弯曲菌

  发病季节:全年均可发病,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5 月~10 月)

  致病食品: 家禽肉为主,尤其是鸡肉,还有未进行巴氏消毒的牛奶和受污染的饮用水

  易感人群:暴发时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而在散发的病例中,小儿较成人多。

  感染后潜伏期为 1 d~11 d,症状多为腹泻,腹绞痛、呕吐、发热 38 ℃~40 ℃,腹泻多为水样便,奇臭。

  以上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这些细菌的共同特点是在肠道感染,可以通过没洗干净的手、没有生熟分开的砧板等方式污染食物引起发病,为保护好胃肠道,建议大家做到WHO食品五要点(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在各国公认有效且普遍实施的食品风险防范措施)。

  1、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2、生熟分开

  生熟食品定要分,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3、烧熟煮透

  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4、存放

  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不是保险箱。

  5、材料

  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在线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