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记录 我要提问
咨询
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知识 > 正文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消除疟疾 谨防境外输入

2024-06-25      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过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提高出入境人员主动防控疟疾的意识,增强医疗机构诊治能力,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实现2020年消除疟疾目标。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疟原虫分为四种,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

  全球有99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约33亿人受到疟疾威胁,每年约有2亿疟疾病例,66万人死于疟疾感染;当前,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南美洲、东南亚及大洋洲等地。

  陕西省历史上也曾是疟疾流行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普查普治、消灭蚊媒,陕西省疟疾发病人数大幅下降,至90年代以后,年均发病数下降至100人以下。自2010年10月启动消除疟疾行动以来,陕西省采取加强疟疾输入病例监测和处置、传染源控制及媒介防制等综合防控措施,逐步推进消除疟疾工作,自2012年至今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但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我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对我省消除疟疾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热”病人是指哪三种病人?如何诊断?

  “三热”病人是指疟疾病人、疑似疟疾病人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典型的间日疟和卵形疟发热周期为48小时左右,所以隔日发热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所以隔两天发热一次;恶性疟隔36~48小时发作一次,发热不规则,常导致脑型疟,可危及生命。间日疟、三日疟或卵形疟如有双重或三重感染时,可每日发热。

  疟疾最简单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血液涂片(厚薄血膜涂片)染色查找疟原虫。对于无法区分虫种的血涂片,可采用基因检测。

  患了疟疾如何治疗?

  患了疟疾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据病情开具处方,按处方服药。

  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

  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重症恶性疟患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服药过程中发现有头晕、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症状均为一般性反应,无需停药,症状可自行消失。因服药过量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本人或家族有溶血史者,禁服伯氨喹,抗疟药物不易长期大量服用。

  如何预防疟疾?

  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户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清除杂草,填平水坑,消除蚊虫孳生地;在卧室喷洒杀虫剂、点蚊香和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出国旅游、务工人员应注意

  1.出国前:向旅行社或所属劳务公司了解您所去国家或地区的疟疾流行情况;您还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有关疟疾防治知识,必要时自行增加携带部分抗疟疾药物。

  2.在国外期间: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如使用蚊帐、纱窗纱门、蚊香等;如果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回国后: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一旦出现发热症状,要立即就诊并告诉医生您何时从国外回来,并要求进行疟原虫检查。

  我国有哪些消除疟疾相关政策?

  2010年5月,卫生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在范围内消除疟疾,陕西省2018年要在全省范围内消除疟疾(即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通过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加大疟疾病例发现力度,同时,对可能发生传播的疟疾疫点进行疫点处置。目前,中央财政对疟疾流行区开展发热病人血检予以补助,在所有疟疾流行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领取到免费抗疟药品。

  医务人员要重视疟疾的监测

  对从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各国返回,且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要警惕疟疾;发现疟疾病例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进行报告;对于确诊的疟疾病例,如无疟疾药品,应当尽快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协调解决。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在线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