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记录 我要提问
咨询
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知识 > 正文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夏季警惕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2024-06-25      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近日爆发的大肠杆菌疫情新增31例病例。目前病例总数已达84例,其中42人就医,有9人出现肾衰竭的并发症。疫情已蔓延至19个州,尚无死亡病例。疫情原因据悉是由食用被污染生菜造成的。调查人员尚未确定造成疫情的生菜的来源,但已追溯到亚利桑那州的尤马地区。目前为止,疫情还在持续蔓延。

  “毒黄瓜”、“毒生菜”,都是大肠杆菌惹的祸。

  那么这里所说的大肠杆菌到底是什么,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肠菌群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大肠菌群是由肠杆菌科中四种常见的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所组成。

  大肠杆菌又叫大肠埃希氏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比如我们熟悉的大肠杆菌O157、 O104。

  据生物学特性我们将能够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分为6类: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

  弥漫性黏附大肠埃希氏菌(DAEC)

  ETEC是5岁以下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在发展中国家极为常见,年发病率估计在6.5×108人次。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在疾病传播中有重要作用。人与人之间不传播。临床症状可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的霍乱样腹泻,平均病程3-4天。

  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1982年首先在美国发现,血清型主要为O157:H7。1996年日本大阪地区发生流行,患者逾万,死亡11人。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感染菌量可低于100个,夏季多见,症状轻重不一,可为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约10%小于10岁患儿可并发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尿毒综合征,死亡率达3%-5%。污染食品是EHEC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如未煮透牛排和其他肉类制品、水、未经巴氏消毒过的牛奶、果汁和生的蔬菜和水果。

  EHEC菌株表达志贺毒素,已分离到50多个血清型,但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O157:H7血清型。

  EPEC是最早发现的引起腹泻得的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严重者可致死。该菌在较大儿童和成人的感染少见,可能与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有关。

  EIEC引起的腹泻发病率较低,且多为散发。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所致疾病很像菌痢,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除了以上几种之外,EAEC和DAEC均可引起婴幼儿持续性水样腹泻和血便。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称,此次通过各州传播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志贺毒素,所以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EHEC啦。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WHO预计每年全球腹泻发病达30亿~50亿人次,每年死于腹泻的患者达500万,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感染性腹泻重要病原之一,据文献报道2009—2013年我国16省市分离自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腹泻患者的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为3.13%,排在第四位。我省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数据较少,据2003-2015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致泻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10.49%,仅次于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位列第三。

  最近一两年,国家在病原菌监测工作方面的力度逐渐加大,先后建立了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络(TraNet)和国家致病菌识别网(ChinaPIN)。我省也在逐步的建立网络实验室,布局我省的病原菌监测、耐药性监测及分子分型工作。各级疾控中心与临床医院之间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我省感染性腹腹泻的病原监测工作。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何才能有效防止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预防腹泻病的发生呢?只要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清洗水果和蔬菜,避免饮用生牛奶,煮熟肉类就可以啦。So easy!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在线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