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记录 我要提问
咨询
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知识 > 正文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2024-05-13      来源: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就是结核菌排出后再侵入到机体前的全部过程。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空气为传播因子的呼吸道传染。此外,还有消化道传染、皮肤传染和其他途径;后者如胎盘传染、生殖器官传染等。皮肤传染和其他途径极为罕见,自然无流行病学意义。通过消化道虽也可传染,但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强抵抗力,只有吃下被严重污染的食品如牛乳等,使大量结核菌进人体内,才能造成感染,这也不是常见的传染途径。呼吸道传染的方式是:排菌病人排出大小不一的带菌飞沫,大飞沫(大于10mm)咳出后很快坠落于地面;小飞沫可在空气中停留数分钟,待蒸发后成为飞沫核(1一l0mm)浮游于空气中,如通风不好,可悬浮5小时之久。带菌大飞沫如接触到健康人的皮肤或粘膜,结核菌不会侵入组织内,即使进入呼吸道,则降落在支气管粘膜纤毛上面而被排出。只有带菌的飞沫核,由于其微小,才能进到肺泡内,导致感染。

  实验说明:病人将痰吐在地上,痰干后结核菌随尘埃飞扬在空气中,成为带菌的尘埃粒子,如被人们吸人并不易构成感染。病人衣服和被褥被带菌的痰掖所污染,也由于其粒子较大,不能吸人肺泡内,因而在传染上无重要意义。

  由此看出,结核病的传染性在传播途径这一环节上,同带菌粒子的大小有很大关系。此外,还同带菌粒子的密度有关。带菌粒子飘在空气中可以游散,所以距离病人越近,传染性越大,距离越远则传染性越小;室内通风良好或阳光充足,带菌粒子易被稀释或被紫外线消毒,传染性也就随之减小。试验表明,每小时换气6次,可将空气中带菌浓度在45分钟内减到原来的1%。除这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外,带菌粒子密集更取决于病人呼出气的速度。平息呼吸时呼出的粒子不多,而一次咳嗽呼出的粒子可等于5分钟说话的呼出量,打一次喷嚏排出的粒子量高于咳嗽许多倍。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具有较高感受性的人群,他们在受病原体侵袭时易被感染发病。就人类而言,普遍对结核菌易感。所说的易感者就是指感染后易发病者中。在感染后发病者中,有的能排菌,有的不能排菌。如果不排菌,就不能充当结核传播的动力。因此又有人提出易感者应该是感染结核后易于发展成排菌病人的结核病患者。

  感染后是否发病决定于结核菌的毒力、数量以及人体抵抗力。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患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恢复期,以及患糖尿病矽肺时,机体的抵抗力减退,因而易于发生结核病。据现代免疫学观察发现:婴幼儿及青春期的结核菌感染者结素反应特别强,老年人对结素反应迟钝甚至失去对结素的过敏性,因而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高。在易感者体内各器官对结核菌的感受性也不同。据动物实验及临床统计,易感器官顺序是:肺、骨关节、肾脏、腹腔等。即使含一个结核菌的飞沫迸人肺泡也可导致感染,形成一个结核病灶。当结核菌迸人肺泡组织后,结核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在获得性免疫产生以前,结核菌仍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破裂,组织发炎,甚至坏死,形成结核结节。

  现在一般认为在初染后2~10周内机体才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结核菌素反应开始阳转。与此同时,机体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产生了获得性免疫力,以抵抗结核菌进一步繁殖。90%以上的人在取得获得性免疫力以后可限制结核菌在体内播散,可免于发病或暂时免于发病。但这部分人由于体内结核菌并未完全消失,结素反应长期呈阳性。有4%~5%的人在初染数周、数年、数十年后,结核菌又在易感器官内重新繁殖,发生一系列的结核病,如肺上部、骨关节、肾脏等部位的结核,但的仍然是肺结核。在发病者中,大多为内源性发病,即原发感染时遗留下来的潜在病灶重新活动起来,导致结核病的发生。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在线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