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情况要如何施救?
2024-04-16 来源: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确识别溺水情况是急救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溺水者并不都会像影视剧里那样夸张地手舞足蹈或呼喊。
很多时候他因为担心头部下沉,本不敢把手抬起来,而是不停在水下向下按压。也会因为害怕呛水而不敢张嘴喊叫。
溺水者往往目光呆滞,头向后仰(如果还能将头抬起来的话),看上去像是在仰望天空一样。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惕。
所以,如果发现儿童在水中有异常,一定要大声问他:「你怎么了?」如果没有回答、眼神涣散,就要高度警惕是否发生了溺水!
施救者须先保证自身安全
一旦发现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有条件的立刻拨打“110”报警。就地取材,看周围有没有救生圈、竹竿、木板、绳索等工具,扔过去让溺水者抓住,或者用衣服结成绳索,将其拖拽上岸。拖拽时要伏地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绝对不能几个孩子手牵手相互牵拉下水救人,一旦前面的人脚下打滑,一连串施救者可能都会被拉下水而引发更大的悲剧。要教育孩子:盲目徒手救助溺水者非常危险!
如果落水者为低龄儿童,一般只要是会游泳的成年人就可以下水施救。但如果是一个大龄儿童、或者是成年人溺水,建议非专业人士不要随便下水救人。
因为水中救人是一个技术活,绝不是像电影中三两下游过去将人一拉就能上来的。
现实中,落水者往往因惊慌失措而盲目乱抓,发现有人过来就会一把死死抱住不肯放手,施救者很可能会被拉下水无法脱身。
如果确有把握下水施救,施救者要从溺水者背后接近他,高声呼叫他不要乱动,听从指挥。拉住他的衣领向后拖,或从后面或侧面托住溺水者的腋窝或下巴,使其头部抬起能够自己呼吸。一旦不慎被抱住,施救者自己主动下沉,是最好的摆脱被溺水者死死抱住的方法。
心肺复苏很重要
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不经抢救直接转送医院,或被动等待 120 的做法,都会贻误掉最佳的抢救时机。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溺水者是否还有意识、呼吸,任何情况都不要对患者进行各种形式的控水,如倒挂奔跑、膝盖顶腹、海姆立克等等。水不会成为阻塞呼吸道的异物,但控水过程有可能导致其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还可能延误宝贵的心肺复苏的时机。
溺水者救上岸后,应先判断其意识是否清醒,呼吸是否正常。
1、如果溺水者清醒、有呼吸,陪伴左右,擦干身体,覆盖干衣服等做好保暖措施,打 120 或者送医院观察。
2、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可将其翻身侧卧,清理口鼻异物,做好保暖措施,等待 120 到来。同时要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如果溺水者昏迷、无呼吸,或者无正常呼吸(比如濒死样喘息),则应立即清理口鼻异物,按照 A-B-C 传统心肺复苏顺序急救。即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具体操作为:
开放气道
先进行 5 次人工呼吸
再胸外压按 30 次
然后再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再胸外压按 30 次
然后按 2 次人工呼吸+30 次胸外压按的顺序往复下去。
之所以第一次要 5 次人工呼吸,就是因为溺水的本机制在于缺氧,所以要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
关于溺水时用 A-B-C 传统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主要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虽然最新版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已将过去传统的 A-B-C 心肺复苏法,调整为 C-A-B,即先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然后人工呼吸。但是在溺水急救时还是建议用 A-B-C 的传统方法。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常见的心脏骤停患者,大部分是心源性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前体内尚有充足氧合,部分甚至存在濒死喘息也能提供部分通气氧合,此时维持基本循环供给大脑血供是目标,因此采用 C-A-B 急救顺序。
但是溺水者主是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目标,因而采用 A-B-C 顺序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