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后要注意防治多种类型的传染病
2021-10-04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江分院) 专题:艾蒿
端午节前后要注意防治多种类型的传染病
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将菖蒲、艾条插于门眉,给小孩佩戴香囊……,其实,这些活动是古代人们在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丰富经验,艾叶、菖蒲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香囊内装有朱砂、雄黄、佩兰等,可芳香化湿、避虫驱瘟,这些习俗都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所以端午节也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阳历六、七月间,这时候天气逐渐变热,细菌、蚊虫也逐渐增多,是虫媒传染病及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我们提醒广大居民,端午节前后要特别注意预防两类传染病:
1.以蚊子作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
夏天蚊子大量繁殖,由蚊子传播的疾病也相应增多。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
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 月,约占全年发病数的80%~90%,而在冬春季节几乎无病例发生,其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以往发病以10 岁以下儿童为主,近年来发病的年龄结构有从儿童转向成年到老年的趋势。乙脑的表现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疟疾是一种由按蚊叮咬引发的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疟疾曾一度得到控制,但近年因内外交流频繁,沪上发现了不少输入性病例,多数是从非洲回国后发病。疟疾的典型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 登革热由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我国的海南及南方沿海也常受波及。上海地区少见。其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牙龈、鼻腔或消化道出血,并有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黄热病主要也是由伊蚊传播,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寒战、剧烈头痛、出血及全身多个器官损害等,主要流行于赤道附近的美洲和非洲国家,我国尚未有本病发生,故居民因公或因私到这些国家去时,务须提前注射黄热病疫苗。
预防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重要的是消灭蚊子、避免蚊虫叮咬。避免蚊虫叮咬的方法有多种,如为窗户装纱窗、挂蚊帐、点蚊香等,在门前插艾蒿也会有一定的驱蚊功效。近年来流行的“烟熏剂”受到市民的青睐,“烟熏剂”的主要原料为苍术、白芷、艾叶等中药材,这种“熏香”对人体无害,却可让蚊蝇退避三舍。市民如果要到野外消暑或者爬山,应做好防蚊措施,上山时穿长袖上衣、长裤,随身携带驱蚊水。
2.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引起胃肠道甚至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等)的病变,此后,病原体又经肠道排出体外而继续传播。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伤寒和副伤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肝吸虫病)等。
消化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端午节前后,由于天气逐渐变热,苍蝇逐渐增多,细菌大量繁殖,食物容易变质,更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中常见的是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畏寒、发热、腹疼、腹泻、脓血便并且伴有里急后重感。病毒性肝炎中甲肝、戊肝病毒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人类,甲肝、戊肝初发时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症状,可以发烧、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饭量减少,腹胀,恶心呕吐,厌油,有的患者闻到炒菜的油烟味就恶心呕吐,大部分病人随后出现小便发黄如浓茶叶水或酱油水一样,并且皮肤发黄,眼睛也发黄。近些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几乎难以见到了,尤其是在城市,但随着人们对“特别”饮食的追捧,如生吃淡水鱼等,使得有些人患上了肝吸虫病。肝吸虫的主要感染途径是在淡水鱼体内的肝吸虫囊蚴通过口进入消化道,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肝吸虫牢牢吸附在肝脏内,不仅与人体抢营养,还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机械损伤,而代谢产物也会刺激肝脏组织发生改变。感染了肝吸虫,除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外,长期的慢性感染也可能导致胆结石、胆管癌、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避免上述肠道传染病,我们一定要做到彻底清洗食物,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江河水清洗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不要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水产品、肉类,不滥吃野味;水要煮沸后才饮用;生熟食应严格分开器具处理、盛放,防止交叉污染;剩余食物要冷藏或封盖保存,防蝇防蟑螂防鼠,隔餐食物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外出就餐时,尽量不要到街头无证摊贩处吃东西,如果外出就餐不可避免,向餐馆要一两瓣生大蒜佐食,并将餐具擦拭干净再使用,尽量不要吃凉拌食物。 遇到天气炎热、湿气很重的日子,可以适当服用大蒜、洋葱、金银花、野菊花、藿香正气水等,预防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可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如甲肝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等。
另外,端午节前后也是某些传染性皮肤病好发的季节,古人有以兰草汤沐浴去污的风俗,故端午也有“浴兰节”之称。如今,挑选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夏枯草、菊花、金银花等草药在端午前后沐浴时使用,也成为一种时尚。 古时有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在此特别提醒市民不能饮用雄黄酒,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三硫化二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雄黄酒不宜内服。雄黄性温、味辛,能燥湿、杀虫、解毒,外用可治蛇虫咬伤、神经性皮炎等,但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还要特别提醒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在吃粽子时应注意不要一次大量进食,因肉粽子、蛋黄粽和猪油豆沙粽子等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过食会造成消化不良。对于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的患者,或者曾有过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要食用,以免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