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记录 我要提问
咨询
首页 > 健康资讯 > 保健养生 > 正文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医生提醒:甘蔗也会引发食物中毒?

2021-10-04      来源:江门市人民医院        专题:甘蔗

随着春季回暖,我省气温逐步升高,湿度也不断增加,正是霉菌易繁殖的季节。广东省作为甘蔗产量大省,霉变甘蔗引起的健康问题应当引起。
1

甘蔗也会引发食物中毒?

  随着春季回暖,我省气温逐步升高,湿度也不断增加,正是霉菌易繁殖的季节。广东省作为甘蔗产量大省,霉变甘蔗引起的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为什么甘蔗会引发食物中毒?

  甘蔗收割季节主要集中在十月份至次年三月份,甘蔗发霉主要是在收割以后,因储存时间较长,特别是越冬出售,由于储存、运输条件不当,造成霉菌生长。尤其是未完全成熟的甘蔗,含糖量低,更容易变质。我国北方的甘蔗大部分运自南方,大量甘蔗往往因其存放时间长,加之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堆积、碰撞等原因,造成甘蔗发热,温度的升高导致了节菱孢霉菌等微生物的迅速繁殖,从而导致部分甘蔗变质。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我国北方的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省份,南方的广西有散发病例,但比较罕见。易发时间是每年的2-3月份,病例以儿童较为多见。北方甘蔗的主要来源是广西、福建和广东,近年来广东省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测系统暂未接到甘蔗中毒的报告[1],尽管如此,广东作为甘蔗出产地,消费量庞大,仍然需要警惕甘蔗霉变引起的中毒事件。

  引起霉变甘蔗中毒的致病因子——节菱孢霉菌简介

  霉变甘蔗中毒的致病因子是节菱孢( Arthrinium),这在1984年已被证实[2]。节菱孢的多数菌种主要分布于牧草、甘蔗、菠萝、芭蕉等作物[3],1 9 8 7年罗雪云教授曾对广东、广西甘蔗产地开展过甘蔗中节菱孢分布研究,发现有节菱孢检出,而且产毒株较多[4]。理论上有甘蔗存在,就存在节菱孢威胁人体健康的潜在危险,而节菱孢的浸染率与甘蔗的保存期呈正相关。因此,预防甘蔗中毒的关键是控制贮存期。

  霉变甘蔗中毒的致病毒素一一3-硝基丙酸简介

  我国从霉变甘蔗及引起中毒的甘蔗中分离到的节菱孢具有产生3-硝基丙酸的能力[4]。3-硝基丙酸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可损害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刘勇等对我国部分地区甘蔗3-硝基丙酸含量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北方阳性样品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南方阳性样品的平均

  含量。虽然南方甘蔗阳性样品含量比北方低,但可以从南方样品中检测出3-硝基丙酸,说明产区已存在产生毒素的条件[5]。

  霉变甘蔗中毒的临床症状

  霉变甘蔗中毒的特点是发病急,潜伏期短的仅十几分钟,长者可达1 7小时。重症病人多为儿童,主要症状初为呕吐、头晕、视力障碍、眼球偏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昏迷。重症患者可在1-3天内死亡。有的患者在急性期后留有后遗症,以锥体外系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5]。

  霉变甘蔗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食物进食史进行综合判断。虽然其临床表现与脑炎类似,容易混淆,但结合病人进食史可以作出鉴别诊断。

  霉变甘蔗中毒的治疗

  治疗上目前尚无解毒剂,以对症治疗为主[6]。

  霉变甘蔗中毒预防措施

  首先,购买甘蔗时,应选择新鲜干净无霉点斑,去皮后色白不发红,无酸霉味及酒糟味的蔗肉。正常的甘蔗外观色泽光滑,如果甘蔗色泽差,呈灰黑或棕褐色,在末端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表示已霉变;气味难闻,有酸馊霉坏味或酒糟味及呛辣味,也不能食用。其次,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喜欢喝甘蔗汁的朋友,应该买现削现榨的甘蔗,随榨随饮,防止以次充好,避免饮用后发生中毒。如进食甘蔗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诊求医。

  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提高有毒动植物诊疗能力,结合患者的进食史综合判断,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QQ图片20160407160712.png

  参考文献

  [1]  刘勇,王玉华,刘兴玢,等.我国部分地区甘蔗中3-硝基丙酸含量的调查[J].卫生研究,1989,18(5):38.

  [2]  李秀芳,刘兴玢,罗雪云,等.变质甘蔗中毒的病因研究II.病原菌的分离及毒性试验[J].卫生研究,13(5):28-33.

  [3]  孟昭赫.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注解(微生物部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499..

  [4]  罗雪云,刘兴玢,李玉伟,变质甘蔗中毒的病因研究IV.节菱孢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J].卫生研究,1987,16(1):38-42.

  [5]  罗雪云,王茂起,陈炳卿,刘志诚,现代食品卫生学.1.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231.

  [6]  林开义,蒋福刚.霉变甘蔗中毒一例报告[J]广西医学,25(11):2299.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在线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