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由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高德恩教授创立于1959年,经过近半个世纪三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在国内外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对我国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78年和1993年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山东省第一个心血管内科博士点。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和博士流动站。2002年建立了山东大学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本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04年9月20日通过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建设计划专家论证。2004年作为“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由教育部批准建立心血管基因组医学科技创新平台。2005年被卫生部批准建立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
心内科下设门诊,病房,急诊监护室,心电图室,动态心电图室,心向量图室,超声心动图研究室,临床心电生理研究室,血流动力学研究室,介入性治疗室,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机构,房屋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医师队伍
现有医、教、研总人数5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1人,“985”工程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79.1%,博士及硕士学位者占全科的79.4%。
我科中青年医师有5人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人破格晋升为教授,2人获得院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是中青年,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而且是我省首家心血管内科专业博士点,1999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生50人,硕士生逾百人,多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留学回国人员、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中国超声医学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十大杰出留学科技专家、山东省“富民兴鲁”五一劳动奖章和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奖励。
临床医疗
该学科在超声心动图学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较早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多普勒超声定量诊断、胎儿多普勒、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三维超声心动图、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等新技术,使心脏外科手术对心导管检查的替代率上升至95%,居全国首位。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埋藏式起搏器安装术、射频消融治疗术、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介入性治疗等技术。
近年来,本专业对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富有特色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逐渐走出了一条血流动力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新路。
科研水平
心内科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委研究课题近86项,科研总经费2,151.95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0余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49项,主编和参编著作30余部,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学科带头人张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和超声心动图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外学术团体职务10余项和15本专业杂志的副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获国家和省部委荣誉奖励20项,三次受到江泽民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术交流与合作
心血管内科先后派出10位专家赴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挪威、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学习进修,多次主持和参加世界、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
先后邀请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