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浙江省最早创建的胸心外科之一。五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进取,浙二胸心外科已经成为浙江省胸心外科学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之一。它是浙江大学胸心外科学硕士点牵头单位,1997年获得国内少数、我省唯一的胸心外科学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现有1名博导和5名硕导,每年招收来自全国各地博士生和硕士生,承担省内各级医院的进修人员培训,以及选派高年资医生到下级医院会诊、指导工作,并担负培养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学院学生的教学工作,是浙江省主要的胸心外科人才培养基地,为胸心外科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该学科人才济济、梯队结构合理,临床诊治与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带头人陈如坤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胸心外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国际外科学会、国际人工器官学会会员,国家终身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同行评议专家。他以心脏基础研究、人造心脏瓣膜研制、数千例心脏手术实践及大量论著闻名于国内外,并以心脏减容换瓣联合、换瓣架桥联合、复杂先心换瓣联合、主动脉瘤手术等确立了他在我国胸心外科界的地位,曾获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十几项。该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灌注师)5名,主治医师(主管灌注师、主管护师)10人及专科护士等共35人。该学科医生队伍基本上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极大部分具有博士学历。学科十分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基尔大学心血管外科医院等国外心血管外科中心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派出1名医生到国外学习进修,还有2—3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学术交流,到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医生具有在国外留学、进修的经历。他们外语水平高,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和趋势,掌握现代胸心外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并且年轻而有朝气,工作干劲大,富有创新精神,因此该学科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该学科历史悠久,取得了令业界所瞩目的业绩。1957年我国胸心外科的创始人之一、该科石华玉教授在国内首创椎旁阻滞下肺叶切除术;1978年与上海瑞金医院张世泽教授合作开展浙江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近年来该学科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科研工作业绩斐然,综合实力处我省前列。1994年该科陈如坤教授、朱家光教授在省内率先开展慢性房颤的外科手术治疗,先后施行Cox’s迷宫I、II、III型手术共30余例,均获成功;1999年陈如坤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瓣膜性心肌病的心脏减容术加二尖瓣成形术获得成果;由陈如坤教授牵头的我国第三代人造心脏瓣膜——全热解碳双叶型人造心脏瓣膜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瓣膜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性能和临床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人造瓣膜,该成果获得200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国产人造心脏瓣膜的研制作出了贡献。近年来该科每年有近10篇学术论文在SCI收录的杂志和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等5项。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已贯彻在浙二胸心外科每个医护人员的实际行动中。浙二胸心外科良好的医疗服务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近年来该学科年门诊就诊人数、年住院人数、年手术总数等指标都逐年大幅度增长,近几年来胸心外科每年手术总数达900余例。胸心外科病区位于浙二医院住院部2号楼4楼,现有床位43张,其中普通病床37张,监护病床6张,已成为拥有自己独立监护病房的、我省最具规模的胸心外科之一。
百年历史铸就了浙二人"团结、热情、奋发、求实"的精神。浙二胸心外科将依托浙医二院综合性医院齐全的临床学科、一流的医疗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优势,依托浙江大学百年老校一流的科研设施、强大的科研力量优势,紧紧依靠医疗技术创新和学科梯队培养,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相关研究,同时与基础学科相互渗透,进一步提高胸心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全面提升学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地位,使该科继续占领胸心外科发展的制高点,更好地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