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三科(神经内科)所在的二级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和黑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并且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黑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所在单位;2003年国内第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内科博士点就诞生在这里,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现已成为国内外高级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地。
针灸三科是省级重点专科(脑病专科)建设科室,其前身是针灸科,创建于1963年,在老一代学科带头人于致顺、孙申田等教授带领下,在国内首创以“针灸神经内科”为一体的诊疗模式。在新一代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邹伟教授、科主任于学平的领导下,成绩卓越,将针灸与神经内科学、中药、康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治疗模式。倡导针灸与神经内科学相结合;强调将传统针灸中的“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控制感传”等高难精端手技应用临床治疗,以提高疗效;同时注重针灸疗法的实施与药物相结合。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在准确无误的神经内科诊断下,以精湛的针灸手技,精确的临证遣方用药,使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诊疗中心。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护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百名杰出名中医1人,黑龙江省名中医2人,特诊专家2名。
管理理念:
针灸三科以“一个目标”“一心”、“一比”、“一看”“三精”、“九种意识”作为本科的科训,全体医护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在临床、教学及科研等方面一直院内名列前茅。“一个目标”即以创建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科室为战略目标;“一个中心”即以患者为中心;“一比一看”即比贡献,看奉献;“三精”即精诚、精艺、精心;“九种意识”即主人翁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
主治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脑萎缩、脑供血不足、面神经炎、头痛、眩晕、失眠、耳鸣耳聋、抑郁症、神经症、神经痛、周围神经病、末梢神经炎、颈腰椎病、癫痫、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症、运动神经元病、亚急性联合变性、帕金森氏病、抽动症、面肌痉挛、脱髓鞘脑脊髓病、脑炎及脑脊髓损伤恢复期、脑瘫等疾病。
诊疗特色:
①针灸卒中单元疗法治疗中风;
②针灸组合疗法治疗各种肢体瘫痪、麻木及疼痛病变;
③开窍升阳针刺法治疗眩晕;
④分期针灸与中药辩证结合治疗面神经炎;
⑤清脑通络与苍龟探穴等特色针刺法治疗各种头痛;
⑥活血通络与夹脊针刺法治疗各种神经痛;
⑦调气豁痰与补气养阴安神法治疗神经症及失眠症;
⑧开窍复聪结合“飞经走气”手法治疗耳鸣耳聋;
⑨“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颈腰椎病变。
科学研究:
本专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2项,哈尔滨市科技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4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3项,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新药创新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市厅局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发表SCI收录文章7篇,在国家级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与本专科建设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80余篇;撰写本专科学术及发展水平的专著11部(两部英文专著),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人才培养:
科室现有博士后指导教师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和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近5年已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6人,博士生19人,硕士生102人。同时科室加大对科室成员的培养力度:鼓励科室成员在职期间继续攻读学位;到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培训,学习中西医结合特色技术;鼓励成员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并鼓励进行大会发言。
专科护理: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内涵。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的推广,我科积极开展多项中医特色护理,包括耳穴压豆、中药熏药、穴位注射、中频电刺激疗法等;同时对科里常见病进行饮食、起居及情志方面的健康指导,做好各项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