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科简史
我院新生儿专科始创于1994年,2002年创建新生儿科,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床位10张,新生儿病房设床位20张,母婴同室病房婴儿床位40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素质高、业务强、服务好的专业人员。现有主任医师、教授1 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在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5名,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7名,具有大专学历8名。学科带头人刘海燕教授,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广州医学院儿科专业督导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儿科及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危重病及保健学组委员。
二、专业特色
1: 新生儿重症救护及转运:我科在早产儿、极低/超低体重儿、新生儿危重症、新生儿疑难杂症以及新生儿围手术期处理等的诊疗方面具有较好的水平。应用常频/高频呼吸机、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成功救治大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重症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和呼吸衰竭患儿;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能应用同步快速换血疗法、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疗法及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尤其是Rh溶血病)及各种严重感染等。病房配备新生儿重症监护、诊断及治疗仪器、设备,包括进口的新生儿常频/高频呼吸机,心电、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多功能监护仪,婴儿保温箱,辐射抢救床,危重新生儿转运暖箱(内置呼吸机),蓝光治疗箱,冷光源黄疸治疗仪,输液泵,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胃肠粘膜内pH监测仪,床边X光摄片机等,具备对各种危重新生儿提供全天24小时连续监护和抢救的能力。实验室能进行快速微量血的血气分析、血糖、红细胞压积、血清胆红素、血电解质、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为准确、高效的抢救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病房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装修,扩大病床数量,并配置10套进口的NICU专用吊塔系统,以及相应的新生儿重症监护设备,使我科新生儿病房设备条件更加完善,满足了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监测、诊断及各种治疗的需要,并能承担对外院重症新生儿的转运工作。
近几年来,我科不断推广护理新技术,例如静脉留置针的成熟应用、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的开展、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PICC)、脐静脉置管、危重症患儿的紧急转运护理、鸟巢护理、早产儿发育支持照顾等技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为抢救危重患儿作出贡献。协助VIP产科为贵宾客户提供特优服务,共创我院围产期优质服务的品牌。
2: 开展高危新生儿早期诊断、干预项目:我科住院新生儿中近50%为急危重症或高危患儿,在各种高危因素中,早产、低体重、宫内或出生后缺氧等,均可能导致患儿生长发育的障碍。为此,科室对这些高危患儿除在住院期间进行超早期的干预治疗外,并建立了完善的登记随访制度,设置了专科门诊,开展了包括药物、功能锻炼等多种项目的综合康复治疗,从而有效预防脑性瘫痪、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发生.
3: 开展婴儿早期发育门诊:我科拥有高精度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完善的婴儿游泳、洗澡等设施。可进行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估及喂养指导、0-3岁婴幼儿各阶段潜能开发指导与训练、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评、神经运动检查、智能发育测评、体弱儿生长发育指导、高危儿早期干预、听力筛查、婴儿抚触、婴儿游泳、儿童保健及育婴知识培训、各种保健知识咨询及指导等工作,希望我们的奉献能使每一个宝宝身心健康!
三、常见疾病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又名肺透明膜病(HMD),是指生后不久由于进行性肺不张而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及呼吸衰竭;病理上以终末细支气管至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性透明膜为特征。一般见于早产儿,主要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导致肺不张,它是引起早产儿早期呼吸困难及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需机械通气治疗的疾病之一,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我科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常频/高频呼吸机、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成功救治大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出生体重1000g、900g、800g……这些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功救治,与我们成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因此也减低了围产儿死亡率,让更多的家庭幸福起来!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多发病、常见病,以小儿皮肤及双目黄染为特点。产生的原因与原发病的不同而异,包括溶血性、感染性、阻塞性等。临床表现为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值超过220m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6m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mmol/L(5mg/dl),或黄疸退而复现。如不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可发生核黄疸,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针对该病我科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检查,包括血型鉴定、Coombs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检测、6-磷酸葡萄糖醛酸脱氢酶(G-6-PD)活性检测及围产期母婴TORCH感染检测等。在治疗方面除应用蓝光治疗箱、蓝光治疗灯、冷光源蓝光治疗毯等设备之外,对有换血指征的患儿及时进行同步换血疗法,改善了患儿的愈后。
3. 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临床表现为呼吸微弱、不规则或无呼吸,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发绀或苍白,肌张力松弛,对刺激的反应和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一系列缺氧、酸中毒的表现。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新生儿窒息至今仍是围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轻症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危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遗留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等。 专业化、规范化窒息复苏抢救是新生儿窒息后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70万的新生儿需要进行专业的复苏。“自由呼吸,生命基础”,我们一直实行新生儿专科医师进产房、手术室待产,以保证每一个高危新生儿在出生时都有窒息复苏的专家在场,让每一个窒息儿都得到及时的专业化、规范化窒息复苏抢救。产科及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迎接每一个宝宝的安全出生,让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出生的婴儿有更多的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四、专家介绍
刘海燕,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工作,任儿科及儿科学教研室副主任。2009年至今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工作。现为广州医学院儿科专业督导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儿科及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危重病及保健学组委员。从事儿科工作二十多年,主要在新生儿科,尤其在NICU工作,对儿科常见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高危儿系统管理、随访追踪及早期干预有较深的造诣。近年主持省医学科研基金、市科技计划、市卫生局项目各一项,广医课题三项。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20余篇。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我科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承担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与卫生厅联合攻关课题、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计划项目、广州市教育局高等院校科研基金项目和广州医学院科研课题各1项,承担广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4项,参加香港政府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项。此外,还参加“全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防治协作组”和“全国婴儿高压氧治疗研究协作组”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参编医学专著5部。 自2003年以来,每年均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新生儿重症监护诊疗技术讲习班”和“新生儿呼吸机临床应用技术讲习班”,邀请国内外知名新生儿专家和接受过国外呼吸治疗师专业技术培训的专家授课,所选专题和授课效果深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好评。为促进我国新生儿机械通气与呼吸治疗技术的推广、普及及提高,使其逐渐专业化、规范化做出了贡献。 每年带教进修医生及临床实习生,为下级医院培养了大量专科人才。护士也每年承担30-40名大专或本科护士实习学生的临床带教,同时承担对二、三级医院及对口帮扶医院护理人员的进修带教。
六:科室电话
34152279 3415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