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建设专科,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科诊疗中心、国家药品研究基地骨科中心,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主委单位,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法医创伤定点诊疗单位。现有医护人员6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硕士学位者8人;50岁以上4人,40—49岁6人,30—39岁10人,20—29岁14人。下设创伤病区、脊柱病区、骨病关节病区及骨科筋伤病区,共计编制床位132张。年均门诊量16984人次,住院2100人次,手术1566人次,病源覆盖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
我院骨伤科自建科以来,始终坚持继承中医传统疗法之精髓,并加以创新,尊古而不泥古,推崇经典而不迷信经典,在继承传统中医骨伤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几代骨伤科专家的临床经验,以刘德玉主任医师为代表的名老中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病、肱骨髁上骨折等专科病症领域,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辩证治疗的新理论,骨折的治疗观念与时俱进,治疗原则辨位施法,和辨证施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整体观念贯穿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始终。
把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原则确定为局部与整体兼顾,辨证与辨位结合,手法与药物治疗并重,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紧密结合,融会贯通之法。对于骨折的治疗则创新性提出“四动”、 “五步法”治疗理论。筋伤、颈腰腿疼痛疾病、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骨结核等疾病均采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应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将分期辨证施治与主证的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标本的缓急,将治标和治本灵活地运用。发扬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骨科下设骨科创伤病区、骨科脊柱病区、骨科关节病区和筋伤骨科病区四个病区,承担着省厅级课题5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6项,市级科研成果奖3项。
创伤病区开展以创伤为特点的各种骨折、脱位、急重危病人救治,现有高级职称工作人员4名,开展以下特色治疗:
①体现中医特色(动静结合,医患合作,筋骨并重)之四肢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曾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出版专著二部(袁方、朱长庚各一部著作),其疗效及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它疗法;
②中药外洗配合C、P、M功能锻炼治疗关节僵直,使多数功能受患者得到康复。(曾出版音像著作一部、撰稿人刘继华、李彦民、窦群立);
③中药外洗治疗四肢开放性感染取得确切疗效(中药抗感染洗剂是骨科几代人经验方剂,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现申报省教委课题一项,窦群立副主任医师主持);
④各种创伤及创伤并发症的救治。
脊柱病区是治疗脊柱疾患基地,现有副高以上工作人员4名,开展以下特色治疗:
①颈肩腰腿疼痛治疗,采用自行设计开发(杨富国主任医师主持)的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复位机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取得良好效果(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复位机设计获第七届西部交易会金奖;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复位机治疗腰腿疼痛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②椎拿手法对青少年颈椎病治疗观察,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对其治疗及预防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③手术及非手术矫治先天性及后天性脊柱畸形。
关节骨科病区现有高级职称5名,开展以下特色治疗:
①骨复生胶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临床观察对Ⅰ、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有良好疗法,实验研究证明骨复生胶囊对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有促进作用,申报省级课题一项(刘德玉主任医师主持);
②仙龙颗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实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申报省中管局课题一项,李彦民主任医师主持)。
③双骨颗粒对骨质疏松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临床证明疗效确切,拟开展实验研究。
筋伤骨科病区以中医传统手法为基础,借助现代高科技理疗手段,配合符合人体生物力学之牵引开展以下特色治疗。
①退行性关节炎理疗、手法治疗。
②各种骨折后期功能康复及截瘫训练。
③多种软组织损伤治疗。
教学相长,在临床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中医方法全书》、电教片《牵引技术》;《中药外洗在骨伤科应用》被评为省级科研成果奖;总结教学基础上;撰写的骨伤专业预实习教学体系的创立与实践,《中医伤科学》教学的直观性改革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基础研究开展了“国人齿状突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获省级重点支助(李引刚副主任医师主持),近年来,主编及参与著作编写8部,科室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最佳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