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组建于1958年,1979年发展成为临床麻醉学科。第一任科主任:黄嗣雄,现任科主任:张明生。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由当年单一临床麻醉工作领域发展至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亚学科领域的临床一级学科,江西省麻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训基地。主要工作领域涉及临床各手术学科麻醉、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术后镇痛、无痛腔镜检查、疼痛治疗、麻醉学教学等。
一、麻醉医师队伍
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现有医师和技术人员17人,其中硕士导师1人。其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如下:
职称结构:17名医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医师8人。高级职称医师比例为41.17%。
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2人。学士11人,本科以上学历76.47%
年龄结构:2008年度麻醉学17名医师中,45岁以上3人,占17.64%,30-42岁14人,占82.23%。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学历结构,提高医疗、教学及科研质量,麻醉科通过(1)专科进修,鼓励青年医师报考麻醉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外语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快对青年医师的培养;(2)建立了亚学科专业。主要培养方式如下:
(1)对青年住院医师培养:对所有青年住院医师均有培养计划。1-2年住院医师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相关科室(心内科)培训,参加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和病案讨论。鼓励讲师职称以上教师以各种方式参加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或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通过上述培养制度,形成了每年都有青年医师报考硕士研究生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2)为每位医师购置了现代麻醉学为必备工具书。科室还建立了资料库,购置了公用的Miller麻醉学、实用麻醉学、临床监测学等高级麻醉学专业教学参考书和相关专业工具书。每年订购中华麻醉学、临床麻醉学和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等麻醉学专业杂志,方便了医师了解学科发展及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3)建立了麻醉学亚学科,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留住高学历人才,有利于学科发展事业发展。为使学成回院工作的麻醉学硕士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施展自己才华和新知识的空间和平台,教研室建立了心血管麻醉专业方向、器官移植麻醉专业方向、神经外科麻醉专业方向、疼痛诊疗麻醉专业方向、小儿麻醉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均以高学历教师作为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我们体会:通过建立亚学科,即为高学历人才达建了发展事业、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平台,同时也造就了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凝聚高学历人才,为更好的完成医疗、教学及科研任务,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证。
三、临床医疗工作特色
每年完成临床各手术学科麻醉、腔镜手术麻醉、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DSA等病人的麻醉达8000台次麻醉。其中全身麻醉约占60%,部位麻醉40%。除实施常规手术的麻醉外,脑干手术的麻醉、肝移植手术的麻醉、肾移植麻醉技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麻醉、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脊柱手术的麻醉、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高龄和各种危重病人的手术麻醉及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为一位42岁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严重衰竭的农民患者成功的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的麻醉,术后病人顺利康复。2006年成功地实施一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麻醉,2007年成功地实施一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麻醉.2007年全年完成各类手术麻醉和各类诊治检查麻醉达8500台次,科外、院外抢救各类危重病人近百例次。连续11年多麻醉死亡率为零。
四、仪器设备状况
医院麻醉科现有18个手术间,每个手术台均配有一台进口麻醉机,一台进口多参数(BP、 MAP、ECG、SPO2,部分配有呼气末CO2监测)生命体征监测仪,使每位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病情变化能够被麻醉医师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保证了病人围术期生命安全。除上述仪器外,麻醉科还配有进口的除颤监护仪、血液回收机、血气分析仪,体外循环机、有创心排血量测定仪、血球压积测定仪及纤维支气管镜等仪器设备,保证了病人特殊诊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