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

咨询

哈医大二院重症治疗病房(ICU)

  重症监护与治疗是现代医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电子技术,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重症监护治疗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并在医院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部分发达国家ICU的床位数甚至已经达到医院总床位数的20%。现代化的ICU可以使重症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有效的监护与治疗,给病人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使很多危重病人得以“起死回生”,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哈医大二院重症治疗病房由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领导,拥有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具备高度应变能力的专业化梯队。科室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患者实施24小时动态的、定量的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对治疗的反应,捕捉危重患者病情瞬间的变化;能够对危重病人进行有力的生命支持,并进一步对病人实施准确有效的治疗,阻止病情的恶化,促进病情的好转。

  1981年随着哈医大二院心脏外科手术范围的拓展,危重患者不断增加,在夏求明教授的领导下,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中心成立。当时配备有3张监护病床、2台监护仪和院内仅有的1台鸟牌呼吸机。1992年4月26日,夏求明教授成功地为一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实施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在夏求明教授的领导下,ICU圆满地完成了这例心脏移植的术后监护与治疗,目前该患已存活14年,是亚洲生存时间最长、生存质量最好的心脏移植患者。1999年起,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中心又陆续开展了婴幼儿呼吸机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连续血液滤过等一系列新技术。2000年成功完成永存动脉干纠治术的术后治疗。2003年11月,迁入具有10张床位、配备先进监护治疗仪器的外科大楼新监护中心。同期医院成立了综合ICU, 扩大了急危重患者的救治范围。2006年6月,为了重症医学专业在我院更好地发展,综合ICU与心外ICU合并为一个科室,统称为重症治疗病房,综合ICU为A区,心外ICU为B区 。共有20张监护病床,专职医生共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 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常委、黑龙江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副院长于凯江教授任ICU主任。专业培训的护士52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17人,护士32人。

  哈医大二院A区每年救治需脏器功能支持的危重患者600多例,其中包括脓毒症、严重创伤、急性肾功衰竭、COPD、ARDS等常见危重症。能够开展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MODS、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其中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哈医大二院B区目前每年收治心脏外科围手术期重症患者已达1000余例,成功完成十余例心脏移植及肺移植患者术后的监护治疗工作,并可以完成各种高难度心脏手术(如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低体重小婴儿复杂先心病根治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等)的术后治疗。2005年3月,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中心护理组荣获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的“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
医院医生 更多
科室导航 更多
医院简介 更多
哈医大二院
哈医大二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