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

咨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重症医学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是研究各种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医学学科。2009卫生部发文设立“重症医学科”定位临床一级诊疗科目,二级学科,同时规定二甲以上医院必须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于2012年11月30日正式成立,在安全运营八个月后,于2013年7月30日通过了市卫生局验收。随着医院各项业务的飞速发展,重症医学科必将成为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临床学科之一。
  重症医学科现有医生4人,其中主任医师 1 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 人;住院医师 1 人。其中具备硕士学位3人,在读研究生1人。现有护理人员15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7名、护士6名。其中6名护士是来自广东省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4名护士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ICU位于住院大楼四楼,建筑面积1144平方米,目前设置病床15张。其中设有12张开放式病床。配备3个单间病房,其中负压病房1间,每间面积为20平方米。在医疗、医疗辅助用房、污物处理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等区域具备良好的独立性,以减少相互干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ICU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十万级层流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ICU 安装有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每2床1套。
ICU病床均为日本进口八乐梦电动多功能床,配备台湾防褥疮床垫。每床配备性能优良的德国进口德尔格吊桥和吊塔系统,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实现了干塔与湿塔分离,医疗用电和生活用电的分开。ICU配有先进的中央监护站,对每个病人的24小时情况实时记录,并配有报警打印系统。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科室目前已配备德国进口德尔格Evita XL呼吸机、德尔格Savina呼吸机、德尔格Oxylog3000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德国PULSION PICCO2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美国ACCURA4.0连续血液净化机、日本宾得纤维支气管镜,美国雅培i-stat快速床边测定血气生化分析仪、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12导心电图机、除颤仪、电子降温设备、胸部震荡排痰装置、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

诊疗范围: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者
2、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病
3、各种严重休克
4、心肺脑复苏(CPCR)后的病人
5、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
6、急性胰腺炎
7、急性药物、毒物中毒,虫蛇咬伤者
8、严重复合伤、多发伤
9、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病人(尤其是术前有合并症如冠心病、呼吸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或术中经过不平稳、出血量大、有一过性缺血缺氧性损害或生理扰乱大者)
10、淹溺、中暑、电击伤者
11、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
12、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病人
13、器官移植病人
14、其他经短期强化治疗可望恢复的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

特色技术:
  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包括容量支持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气道双水平支持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维护技术、深静置管技术(锁骨下、颈内静脉和股静脉)、PICC置管术、动脉置管循环监测技术、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无痛治疗技术、呼吸力学监测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技术、连续血液净化技术(CRRT)、急性中毒患者行床旁血液吸附治疗、亚低温冬眠治疗、肠内和肠外营养治疗等。
医院医生 更多
科室导航 更多
医院简介 更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
广医四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是广州亚运会配套建设和广州新城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的项目之一,是经广州市政府批准设立、按...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城亚运南路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