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技术力量较雄厚、学术水平较高的一级临床科室,我院第三批重点学科。
一、人才队伍
拥有一支较年轻、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合理、技术力量较雄厚、学术水平较高、创新及科研能力较强、富有团队精神的人才队伍。
共有医师38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6人,硕士导师3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10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使学科可持续发展后劲充足。
二、设施设备
配备了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
22个现代化的层流手术间内均配备全能麻醉机和包含ECG、NIBP、SpO2、ETCO2、T、双有创压的多参数监护仪,微量注射泵;引进了国际领先的包含熵指数、呼吸力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心排量、4通道有创压的麻醉工作站;还配备了含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乳酸、肾功能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纤支镜,靶控输注泵,脑电双频指数仪,肌松监测仪,神经刺激仪,血液回收机等,临床麻醉设备已基本与国际接轨。
三、临床工作
建科初期,麻醉科与外科各科室合作,在全省最早开展体外循环、深低温麻醉、控制性降压等一系列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麻醉技术,为确立心外科在全省的领先地位作出了贡献。近年来随着外科系统的高速发展以及贵州省人民医院在全省大型综合性医院地位的提升,各类外科新技术和各种危重病人手术的麻醉管理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外科各专业相继开展了肝、肾等脏器移植手术,胸腔镜、后腹腔镜、腹腔镜、关节镜、宫腔镜、膀胱镜2微米电切等微创手术,以及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深低温体外循环下Bentall+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矫治术、气管肿瘤段切除术、巨大脑血管瘤、脑干周围肿瘤切除、超高龄患者关节置换术等危重复杂手术,全面展现了麻醉医师综合处理围手术期疑难、复杂病情及重大手术麻醉管理的整体水平。
在保证病人安全和手术顺利完成的同时,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先后开展了全凭静脉麻醉、全凭吸入麻醉、TCI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脑功能监测、纤支镜引导插管定位、各种困难气道管理技术、超前镇痛、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血液保护、自体血液回输等多项临床麻醉新技术。
目前科室业务范围涉及包括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心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小儿外科、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内分泌肿瘤、大脏器移植、各种腔镜手术、介入手术等在内的各种手术的临床麻醉、危重症救治以及急、慢性疼痛诊疗、门诊无痛诊疗技术等。每年完成麻醉15000余例。疼痛门诊治疗范围包括神经损伤性疼痛、脊柱疾病引起的疼痛、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以及癌痛等。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无痛分娩以及术后镇痛等技术。我科正在努力向“无痛医院”发展,争取医院可能造成患者痛苦的诊疗操作的地方都能有麻醉师出现,让患者在医院不会感觉到疼痛。
四、麻醉后恢复室
麻醉恢复室(PACU)共设置床位9张、Drager(德国产)呼吸机7台、麻醉机2台,Dash4000多参数监护仪9台,还配备了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肌松监测仪、微量注射泵等;由专职麻醉医师和专职PACU护士管理。PACU的建立,使手术后病人麻醉苏醒更彻底,呼吸循环等将更趋平稳,先进的监护抢救设备和严密的监护管理措施使得患者麻醉恢复期安全性得到可靠保障;同时显著加快了手术接台的速度。一年接诊术后患者约7000余例,全部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杜绝了因麻醉苏醒不完全、呼吸循环不稳定等引起的意外事件发生。
五、教学与人才培养
麻醉科担负着硕士研究生教学、麻醉本科生实习、培养麻醉进修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任务。特别是2006年成为贵州省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诊疗为基本培训结构,分别制定了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计划,借助科室有力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善的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另外每年还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2项。
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学历结构,提高医疗、教学及科研质量,麻醉科通过以下方式对青年医师进行培养。(1)对所有青年住院医师均有培养计划。住院医师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参加医院三基训练考试,参加每周一次的基础理论学习和每月一次的月考,以及科内组织的病案讨论、科研讨论等。(2)专科进修,每年派年轻医师到国内著名的专科医院(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儿童医学中心等)进修培训,一方面提高临床麻醉质量,另一方面建立了亚学科专业。目前科室建立了心血管麻醉专业方向、器官移植麻醉专业方向、神经外科麻醉专业方向、胸外科麻醉专业方向、小儿麻醉专业方向等。(3)为每位医师购置了现代麻醉学为必备工具书。科室还建立了资料库,购置了公用的Miller麻醉学、实用麻醉学、临床监测学等数十种高级麻醉学专业教学参考书和相关专业工具书。订购麻醉与镇痛、Anaesthesia、中华麻醉学、临床麻醉学等麻醉学专业杂志,方便医师了解学科发展及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六、科研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麻醉科已经形成了以围手术期机体保护的研究、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主线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疼痛行为学等多种研究手段。承担和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有:省长基金项目2项,省科委基金项目4项,省科委重点项目1项,省中医药局基金项目1项,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4项;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各级科研成果奖数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