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附院放射科最早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创科初始只有唯一的一台30MA X线透视机,两位医生(黄李良主任和罗佩凤主任),只能开展常规的X线透视检查。到了60年代初期,科室添置了一台200MAX线摄片机,增加了两位医生,开始开展身体各部位的X线透视和摄片,同时也开始做一些特殊的造影检查,如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钡灌肠检查、膝关节空气造影检查、支气管碘油造影等。 到80年代初期,医院为放射科购置了一台300MAX线摄片机和一台750MA多用途X线摄片机(匈牙利产),这样放射科的设备和诊断工作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这个时期,附院放射科可以开展人体多部位的断层检查,完善了普通x线摄片的不足,更好地开展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钡灌肠检查、膝关节空气造影检查、支气管碘油造影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新开展了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与神经外科合作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为神经系统的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在这个时期,先后有多名医生在放射科工作过(黄李良、罗佩凤、廖得和、任庭忠、吴仕俊等),他们对附院放射科的早期建设和发展,放射诊断教研室建立做了大量辛勤的工作。
进入20世纪90年代,虽然又购进了两台500MAX线摄片机,但附院放射科的现有的影像设备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医院购置了数台二手设备(包括1250MA血管造影机、全身CT机)。当时虽然是二手设备,但它们对放射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CT机的投入使用,提高了影像诊断水平,全身各部位不再有X线诊断的”盲区”,对临床各科室的学科发展,尤其是神经内、外科,肝胆外科的学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1990年开始,通过使用国产500MA胃肠机和后期投入使用的 1250MA血管造影机,科室开展了包括心脏在内的全身各部位的介入血管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提高了X线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与此同时,对肿瘤(肝癌、肺癌等)的介入治疗也广泛地开展起来,介入放射学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这时,放射科形成了三大部门:普通放射室、CT室、介入放射室。1995年附院参加“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为此又购买了一台800MA遥控胃肠机(日本东芝),改善了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条件。
进入21世纪,附院购买了当时区内最好的亚秒螺旋CT机(美国GE公司,HISPEEDZX/I)、1000MA血管造影机(荷兰菲利浦CV2000)和计算机成像系统——CR(美国柯达公司) 、1.5T核磁共振成像仪(德国SIEMENS公司)、DR(美国GE公司)、日本岛津数字胃肠机,这几台设备的投入,极大的改善了附院放射科的设备,特别是CR、DR的投入使用,使普通X线检查步入数字化时代,目前附院放射科已初步建立RIS网络,在科内的任一台终端,都可以浏览CR、DR、胃肠造影图像和CT、MR、DSA影像,所有的影像数据都以光盘为介质保存起来,节省了大量的胶片,降低了检查成本。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早期学生不多,仅有一位教师就能满足教学需要,但随着学校由专科升为本科,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工作已成为放射科的日常工作,在老一辈教师的带领下,放射诊断学教研室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目前都在全区各地的医疗单位勤劳的工作,发展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目前附院放射科有医生19人,其中 教授或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生4人,讲师或主治医生8人,住院医生6人,技术人员和护士20人。现任放射科主任是邱维加,副主任是周志鹏、丁可、邓燕贤,影像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是邱维加,副主任为唐建华、丁可,教学秘书是丁可。目前科室在职的医生和技术员的平均年龄约32岁左右。
目前附院放射科完成的科研项目有“造影剂的副反应及其预防的研究”(区卫生厅科研项目);“CT脑血管灌注检查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区卫生厅科研项目);在研的项目有:ω - agatox IVA(P/Q型钙通道拮抗剂)在猴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年来,全科医生在完成临床和教学工作的同时,在国家和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