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创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临床核医学科之一。五十年来,经过以王世真院士、周前教授等为代表的几代协和核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逐步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医学医疗、研究与培训中心,为核医学在我国的引进诞生、发展壮大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科室拥有PET显像专业组(PET中心)、SPECT显像专业组、核素治疗专业组、体外测定专业组、放射性药物专业组及实验核医学研究专业组。开展了常规诊断、治疗项目80余项,是国内开展核医学常规诊断、治疗诊疗项目最齐全、数量最多的科室之一。其中多个诊疗项目为国内最先创立。如心肌断层显像、肝血流血池显像、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新生儿甲低筛查的纸片法放免分析、红细胞寿命及红细胞容量的测定、幽门螺旋杆菌的14C-尿素呼气实验等。在国内最早开展131I治疗Graves甲亢,已治疗病人逾数万例,随访长达40余年,其治疗方法及效果居全国领先地位。
作为卫生部属放射性药物临床药理基地是国内唯一集核医学新药研究、小批量制备和临床应用于一体的单位。在新型心、脑、肾、炎症和肿瘤等显像剂的设计、合成、药理及临床应用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科室师资、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影响的知名专家。自1989年起成为国家教委核医学唯一重点学科点,2002年再次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点。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援建的放射性药物研究及培训中心。承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本科临床核医学课,研究生基础核医学课程。
现在,核医学科已发展成为集临床核医学(核医学影像诊断、核素治疗)、实验核医学与放射性药物研究于一身,医疗、教学和培训相互促进的核医学综合研究基地。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承担诊断、治疗、教学与科研多项任务,科室设备先进,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二.学科人员梯队
现拥有工作人员39名,中科院资深院士1名,其中正高职6人,副高职9人,中级15,初级9人,人员结构基本合理。
三.学科人员在学术组织中的任职情况
李方: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PET/CT与分子影像学组组长)、北京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位素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陈黎波:学会核心脏病学组成员
陈永辉:学会核素治疗学组成员
巴建涛:学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组成员
杜延荣:学会放射性药物组成员
蔡炯:学会实验核医学学组成员
四.诊疗技术水平(包括疑难疾病诊治情况、开展新技术情况)
科室现有PET/CT、PET、PET加速器各1台,SPECT/CT、SPECT共 4台,γ相机1台。目前,核医学影像检查开展项目80余项。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产生了一批具有协和特色的诊断项目,如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淋巴显像、体外红细胞标记法肝血池与消化道出血显像、胃肠动力功能显像、骨髓显像等,在院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核医学影像诊断日工作量约50~80例。
在核素治疗方面,我科开展131I治疗甲亢已40余年,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建立了一套严谨、规范的甲亢诊断、治疗计划和疗效随访程序,已形成北京协和医院特色的治疗项目之一。随着近年治疗病房的建立,陆续开展了甲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核素治疗,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为目前国内独创。月治疗甲亢病人约120~170例,甲癌治疗约20~30例。
PET中心拥有生产PET显像及PET药物制备的全套设备, 今年装备了Siemens公司52环64层 PET/CT,大大提升了PET中心诊断水平。除常规18F-FDG外,研发应用了18F-FET, 18F-choline,11C-acetate等多种显像剂,其中11C-acetate在原发性肝肿瘤和泌尿系统的应用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结果。
五.科研情况
科室有基础核医学和放射性药物专业组及专职科研人员,拥有MicroPET等先进的科研设备。承担有国家及院内多项科研课题。
(一)三年来所科研情况:
(1)李方等,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放射性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治疗剂的研究”,2003.5-2006.5,20万。
(2)林岩松等,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核医学显像在多巴胺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2003~2006,20万。
(3)林岩松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多巴胺系统功能显像对巴金森病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研究”, 2006.1-2006.12;8万元。
(4)蔡炯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次海默病Beta淀粉样肽单链抗体和全人抗体的研究”, 2006.1-2008.12;25万元。
(5)李方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AV介导β淀粉样肽单链抗体基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2007.1-2009.12。
(6)朱朝晖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ET活体研究心肌乏氧状态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缺血”,2009.1-2011.12。
以及北京协和医院重大科研基金、霍英东肺癌专项研究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与临床结合研究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研究基金等课题。
(二)临床药物试验
2005年来,作为组长单位牵头多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药物试验试验任务:
(1) 99m Tc-NOET I、II期临床试验
(2)去甲乌药碱I、II期临床试验
(3) 99mTc-trodat-1注射液I期临床试验
(4) 国产左甲状腺素钠片生物等效性试验
(5) 7种糖类肿瘤抗原免疫放射药盒临床试验
参与的临床试验:
唯美生注射液II期临床试验
(三)获奖
“多巴胺系统相关疾病的分子核医学系列研究”获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四) 论著
2005年起,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文章34篇,参与编著专著15余部。
六.教学情况
自1958年建科以来,核医学科共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其中开创我国核医学先河的王世真院士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40余人;周前教授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其他导师培养研究生10余人。桃李满天下,不少人已经成为医学骨干,分布在全国各地,有些还在国外。1989、2002年两次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