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动力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胃癌、肠癌及肝脏疾病等
2002.09-2007.06 就读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获得博士学位
1997.09-2002.06 就读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长: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动力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胃癌、肠癌及肝脏疾病等;消化内镜;消化系统疾病的边缘学科及药物干预研究。
科研情况:
2005年,协助同事完成PPAR-γ激动剂对胃癌化学预防的动物试验研究。
2005-2006年,作为主要执行人,进行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并对GERD各亚组的症状谱进行分析。
2005-2006年,主要进行了GERD患者食道超微结构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对照了GERD各亚型、功能性烧心、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健康者食道超微结构的异同,并比较GERD患者PPI治疗前后食道黏膜细胞间隙宽度情况。
文章发表:
1、陶金,肖英莲,陈旻湖,等。《埃索美拉唑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的变化》,中华医学杂志,2007;87(6):392-395。
2、陶金。《胆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34(4):194-197。
3、陶金,文卓夫,郑丰平,等。《四种临床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估价值的比较》,中国热带医学,2008,8(6):962-964。
4、陶金,文卓夫,郑丰平,等《几种单项指标对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新医学,2008,39(8):516-518。
5、陶金,文卓夫、郑丰平。《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对评估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临床意义》,中国医师杂志,2009年,第2期。
其 他:
2002年至今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时学习各学科新进展及疾病诊治共识意见。2005年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消化病学会议,并任大会内镜表演现场主持。
参与?炎症性肠病最新国际共识?的翻译编写工作,负责?炎症性肠病临床、分子和血清学综合分型:2005年蒙特利尔世界胃肠病学大会工作组报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型?和?克罗恩病诊断治疗的欧洲循证共识:特殊情况?的翻译编写。
医生暂无服务,前往智能匹配咨询
急性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胃癌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