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等)、白内障、角膜病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飞秒激光及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老视手术以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病例的诊治和处理;青少年近视预防及控制、远视、散光、斜视、弱视及低视力的康复治疗等。
杜之渝,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明达眼科首席专家。
时任社会职务: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眼科学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
全国眼屈光专家俱乐部副主席兼秘书长;
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重庆市激光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光学会理事;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华眼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委;
《眼科新进展》杂志编委;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特约编辑;
《角膜与外眼病》杂志编委;
美国《Cornea》杂志中国编委;
美国《Current Eye Research》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美国白内障及眼屈光协会(ASCRS)会员;
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全国准分子激光上岗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命题组专家,并作为六位起草专家之一参与了卫生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标准》的起草工作(该标准于2012年2月正式实施)
本人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特别在眼屈光不正、白内障、角膜病等疾病诊治方面更具专业特长和丰富临床经验。1992年开始从事屈光不正矫治工作(RK矫治方式),1994年开始从事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置入工作,1996年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工作(目前已开展PRK、LASIK、LASUK、Epi-LASIK、Flap-free iLASIK)。已经为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泰国、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安徽、四川、重庆等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患者带来了清晰的视界。本人在相关领域作出的贡献、学术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六位起草专家之一,参与卫生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工作(该标准于2012年2月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从1994年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以来第一次制定的国家部颁标准,该项工作对于规范准分子激光手术诊疗行为,保证手术质量,为我国眼屈光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2、作为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之一,十余年来积极参与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全国准分子激光上岗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及命题、审题工作,为培训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作为卫生部(国家卫计委)的“卫生人才评价”专家,为我国眼科卫生人才的发现、培养、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作为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及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积极参与上海、河北、广西、贵州等相关省、市的眼科科技成果评审工作。为推动我国眼科领域科技成果的不断发展,起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
5、从2003年至今连续十三年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全国眼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会议受到国家卫计委、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的高度重视,每届会议都有国家卫计委、中华医学会或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到会指导。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和祖国大陆各地的眼屈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宗旨,就眼屈光、白内障手术基础及临床的热点问题以及最新技术进展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专题讲座、病例讨论、专题辩论会、热点问题高峰对话、手术视频精要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推动、促进了我国眼屈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蓬勃发展。
6、作为《中华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眼科新进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角膜与外眼病》等杂志的编委以及美国《Current Eye Research》和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英文杂志的审稿专家;积极参与中英文论文的评审工作,为我国及国际学术研究领域贡献了微薄之力。
7、培养硕士研究生36名,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参编学术专著7部,其中在三部专著中任副主编。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重庆市科委、教委及卫生局5项科研课题。荣获重庆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荣获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一项,荣获重庆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获一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