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医院

咨询

王成彬

副主任医师
安贞医院 麻醉中心 普通
王成彬
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或非心脏外科手术面临巨大的临床风险,主要研究和实践方向是通过改善麻醉药物和麻醉管理方案,预防和减少围术期心脏缺血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微创心脏外科需要新型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和围术期管理方案,包括血流动力学管理、心功能监测、肺保护、术后镇痛管理等等,是我目前的主要临床研究方向。
王成彬,男,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临床麻醉,专业特长包括临床麻醉、高危心脏手术围术期管理、微创心脏手术麻醉管理、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等。 2002年10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晋升麻醉学主治医生,主要从事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工作,年均手术量逾300例,其中70%以上为心血管病例。每年均有论文参加全国麻醉年会。其间兼任住院总医师工作,负责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进修医生培养,协助科主任进行日间手术和急诊手术的人员安排与协调。可以承担高危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瓣膜病手术麻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大血管手术麻醉。 2003年5月作为北京安贞医院SARS医疗队ICU医生第一批赴北京胸科医院对危重病患进行监护和治疗。 2003年参加卿恩明主任主编《器官与组织移植麻醉学》编写工作。 2005年医院公派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研究室从事临床进修和科研工作。临床学习内容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有创监测、食道超声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临床研究方法学;作为高级研究学者,与课题负责人共制定研究计划,使用离体脑片制备培养技术吸入麻醉药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效果和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Brain Research 2007.6 (1152)。 2006年回国后,重点从事大血管手术和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临床麻醉和相关研究。继广泛开展升主动脉和胸降主动脉置换手术以后,北京安贞医院于2005年开始开展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入治疗复杂型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技术。在科主任的帮助和指导下,率先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并对麻醉管理中液体治疗和凝血功能调控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科内交流,完成了这一类型手术麻醉科内规范。同时,也把我们的临床经验在全国麻醉年会进行汇报。近年来,安安贞医院开展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并在数量和质量上位居国内领先水平。OPCABG麻醉管理涉及精确的补液管理,和血流动力学调控。通过反复实践,临床决策过程已经建立在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补液治疗效果、小剂量强心药治疗、控制心律失常等,针对危重病患使用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和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临床实践的同时,进行了OPCABG麻醉管理的研究。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影响,探索改进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术后镇痛方法和质量,已经有相关论文发表。针对大血管外科手术麻醉及围术期风险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2006年参加卿恩明主任主编《心血管手术麻醉学》中“动脉导管未闭与主动脉缩窄手术麻醉”一篇;李少波主编《实用心脏病并发症学》中“心脏外科手术麻醉并发症”一篇。2010年参加编写卿恩明主任主编《胸心血管临床麻醉手册》。 2009年晋升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外科手术临床麻醉与教学工作。临床研究领域包括:高危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的围术期管理,大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术中器官保护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麻醉科院长基金项目“急诊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急性肺损伤相关研究”,首发基金项目“急诊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急性肺损伤与肺保护研究”;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氙气延迟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个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危冠心病患者麻醉管理对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新型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微创直视瓣膜置换手术术中呼吸管理;食道超声技术在微创直视瓣膜手术中的应用。 同时,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国际学院、预防医学院临床课程、临床实习课教学工作。承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住院医生、进修医生临床教学、临床带教工作。从2009年开始承担北京安贞医院全国性学习班授课教师工作"
医生暂无服务,前往智能匹配咨询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心律失常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损伤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导管未闭脊髓缺血

执业地点
医院简介 更多
安贞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是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全国心血管领域处于领军...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