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约为6.7%,可影响全身各器官,但其与眼睛的关系更为密切,可引起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等,其中视网膜病变为常见,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血管代谢异常。
疾病的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患有糖尿病十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以上的人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临床表现
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视力改变,
糖尿病眼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七点:
1、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2、看东西出现重影。
3、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4、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5、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6、视物不清,如隔云烟。
7、视物有闪光感。
诊断鉴别
1、病史:详细询问病史至关重要。除了有无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表现外,还应注意了解糖尿病的病程。
病程越长,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越高,程度越重。特别是有些糖尿病的发现时间并不代表真正的患病时间,因为全身症状不明显,发现糖尿病时往往实际病程已久。血糖检查是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据。
2、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微动脉瘤和或小出血总是早出现并比较确切的视网膜病变的体征。带黄白色的蜡样硬性渗出斑,说明血管系统功能异常,通透性增大,血液成分逸出。
而白色软性渗出则表示微循环重度紊乱,血管破坏严重。这阶段没有新生血管形成。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并发多处局灶性或广泛的视网膜无灌注,则预示不久将出现新生血管。从发生新生血管开始,即进入增殖期,说明视网膜循环对组织缺氧已不能代偿。
3、特殊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眼底未出现病变以前,已有某些亚临床改变,如异常荧光形态,视网膜电生理及视觉对比敏感度等变化,均对其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各种特殊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
疾病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失明者多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因此糖尿病人应采取下列措施保护眼睛。
1、积极地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
3、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眼部检查:
①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
②眼压增高,视力下降。已发现视网膜病变,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都要请眼科医生检查。
4、及时治疗。早期视网膜病变除地控制血糖及血压外,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时,可采用对已发生玻璃体积血长时间不吸收、牵拉视网膜脱离,特别是黄斑受累时,应行玻璃体切割术,同时术中行视网膜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