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的到来,手足口病也悄然而至,儿科门诊前来看手足口病的患儿明显呈上升趋势。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才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一多发季节呢?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病后出现发热、口腔粘膜溃疡和手、足、肛周疱疹,一般情况症状轻微,无需特殊治疗,可自愈;极少数病例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无菌性脑膜炎等,重者危及生命。2008年5月,卫生部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强,人是其病毒自然宿主,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其主要的传染源,可经唾液与粪便进行传播或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更重要的是经手接触传播,健康儿童若与患病儿童共同玩耍或接触患病儿童污染的物品、玩具可引起发病。手足口病在暴发流行时,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感染发病。特别是抵抗力差的学龄前儿童,易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迅速蔓延。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有3~7天的潜伏期,期间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
前驱期: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发烧、咳嗽、头痛、食欲不好等,无法与普通感冒相鉴别。
症状明显期: 在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即会出现皮疹。典型的皮疹主要散发在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少数患儿可发生在四肢及臀部,躯干部极少见。皮疹为粟粒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出现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直径约1~3mm的清晰水疱,通常并无痛感,汗液刺激会出现痒感,过度搔抓会导致继发感染,水疱破溃成小溃疡后有疼痛感,会影响到进食婴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发热是主要伴随症状。
约0.3%的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应早发现及早治疗,如出现下列情况提示有危重症可能:若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高热不退体温持续≥39℃,药物及物理降温不佳、频繁呕吐、肢体震颤或无力、呼吸心率明显加快、身体出汗部位不对称等及3岁以下拒食的患儿应及时就医;若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等需紧急就医。
转归期:体温下降,皮疹初期若无继发感染,一般2-5天内水疱逐渐干燥,形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可以缓解病情、减少合并症,但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护理: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对症护理:使用物理和药物降温针对发烧,注意补水。
皮疹的护理:保持清洁,修剪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损伤和感染,瘙痒处可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当疱疹破裂并伴继发感染时,局部外用抗菌药膏千万不要用含激素的药膏。
口腔的护理:常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小的溃疡,可用药物促进溃疡愈合。
饮食护理:应给予易消化的营养食物。伴有口腔溃疡的患儿多补含Vit B2和Vit C的食物,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食物。
预防措施 :1保护易感人群:流行季节或地区,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2隔离传染源:患儿隔离时间应为发病后不少于两周,或症状消失后一周。3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