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每天有2000多名1-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我国每天有150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二十一世纪威胁儿童生命和家庭幸福的一个严重问题,据统计,我市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各种意外原因死亡约30例,主要意外死因分类为交通意外、意外窒息、意外中毒、意外跌落、溺水等。儿童期发生意外死亡及意外伤害会造成家庭的极大痛苦,所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5岁以下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动作又不够灵活协调,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和对环境是否危险的鉴别力,发生意外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儿童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有:外伤、气管异物、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等。
我国5岁以下儿童意外主要发生在家中及其周围场所,无成人照看是意外发生的重要原因。创造相对的环境和提高儿童驾驭环境的能力是预防意外伤害的两大因素。
一、创造环境
1、活动场所
⑴户外活动场地应平整无碎石、泥沙,好铺上草坪。
⑵室内地面好采用地板,水泥地面应有地毯,或备有围栏,让婴儿有个活动场所。
⑶桌、椅角、墙角以圆为宜,以免发生跌伤和碰伤。
⑷儿童出入的门应向外开,不宜装弹簧,在门缝处加塑料及橡皮垫,以免挟伤手指。
⑸窗户、阳台、楼梯口应有栏杆,栏杆应采用直栏,高度不低于1.2m,栏杆间距不少于11cm,中间不设横向栏杆,以免幼儿攀越。
⑹农村房前、屋后的水缸、粪缸应加盖,以免小儿失足落入。
2、生活用品
⑴4岁以前小儿睡觉的床应有栏杆,以防坠床。
⑵热水瓶、热烫锅、粥锅、家用电器、打火机、刀、剪等,应放在小儿取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烫伤、烧伤、触电及割伤。
⑶室内电器插座应安装在1.6m以上,电线应用暗线。
⑷暖气管道应加罩,以免烫伤。
3、玩具
⑴不给小儿玩体积小、锐利、带有毒性物质的玩具及物品,如珠子、扣子、棋子、别针、图钉、硬币、小刀、剪子等,以免塞入耳、鼻,放入口中误吞,造成鼻、耳、气管及食管异物、刺伤、割伤及中毒等。
⑵不给小儿玩易燃易爆物品。
⑶大型玩具,如滑梯、跷跷板、攀登驾等应定期检查是否牢固,有无损坏,损坏后要停止使用。
4、药物
⑴药物用量、用法、存放不当,以及家长、医务人员粗心大意,是造成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⑵家长切勿擅自给小儿用药,更不能将成人药随便给小儿服用,喂药前要认真核对药瓶标签、用量及服法。特别注意勿将外用药误当内服药给小儿服用。
⑶日用的灭虫、灭蝇、灭鼠等剧毒药品,更要妥善保管。
⑷农村喷洒过农药的农田、菜园要设立明确标记,在1周内严禁小儿入内,盛装过农药的瓶要及时销毁,妇女哺乳期间应避免接触农药。
⑸严禁用矿泉水或饮料瓶盛装农药,以免儿童当作饮料误服,发生中毒死亡。
5、食物
儿童食品应严格选择,保证新鲜、。腐败变质以及过期的食品不能食用。幼儿在磨牙未完全萌出前,不应给整粒的瓜子、花生、豆子及带刺、带骨、带核的食物,以免发生意外窒息。
二、教育
1、对成人的教育
成人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凡孩子活动的周围环境,都应有设施,并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应有预见性。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时细嚼慢咽,勿狼吞虎咽,以免将鱼刺、骨片及果核吞入。
2、对不同年龄期的教育
⑴婴儿期 建立习惯,玩具等物品要放在婴儿能伸手可及的地方,不能给婴儿玩细小的颗粒状物品,以免发生异物被吸入气管。婴儿应独睡小床或至少与母分被睡,头边勿放小毛巾、软塑料等物,切忌边睡边哺乳,以防堵塞婴儿口鼻而发生窒息死亡。
⑵幼儿期 此期小儿模仿性很强,因而要注意行为的教育,如不要爬高,不要玩打火机、电源插座等。热水瓶、小刀等物品要妥善保管,以免发生跌伤、烧伤、烫伤、触电。
⑶学龄前期 要给小儿建立的概念,并训练小儿对意外事故的适应能力,启发诱导他们知道什么是的与不的,以及后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