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咨询

问大夫 > 找医院 > 辽宁 > 大连市 >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 医院动态 >正文

冬病夏治 显奇效

发表时间:2016-05-2416154人阅读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是对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予以治本,以达到预防和缓解发作,直至治愈的目的。

中医之秘在于玄机。此玄机与天机、机宜、灵性都有关系,此乃深奥微妙的义理也。冬病夏治在于把握住天机和机宜,未雨绸缪,在佳的季节治疗高发季节的病。冬病夏治,顾名思义是对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予以治本,以达到预防或减轻发作,直至治愈的目的。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冬病夏治的基本概念、应用特点和适宜范围,我们先从中医理论有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说起。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时,要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被传统的中医药学所运用,丰富了中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人的整体观念共同形成为中医理论之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顺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长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通过人体自身内在的调节机能亦能体现出来:如盛夏炎热,人体的气血趋向体表,皮肤松弛多汗;隆冬严寒,人体的气血趋向于里,皮肤紧致少汗。另外,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了气候差异、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方面。白山黑水朔风冰雪间的北方汉子多粗壮刚烈豪爽,充满阳刚之气。丽山秀水和风细雨间的南国女子则清秀婀娜温婉,显现阴柔之美。所以中医对疾病的诊治从不孤立地看待,而是强调结合人的机体内外因素考虑,包括了四时气候、地方水土、年龄性别、体质强弱、性情好恶、职业岗位等。也就是所谓的“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药学的指导思想,主要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疾病的性质,以及诊断和治疗的规律。其实,阴阳五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们祖先认识的钥匙,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阴阳是事物表现的不同属性,相互对立、相互为用、相互转化。例如我们常说的阴盛阳衰、阴虚阳亢。五行所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既相生,又相克。从表面看是五种物质,实则包涵了世间万物。诸如人体有五脏、五官,药分五味,色含五彩等等。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阴阳消长无穷,故阳之退,便是阴之生;阴之退,便是阳之生”清·唐笠山《吴医汇讲·卷十一。冬为阴,夏为阳,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疾病的高发季节。到了夏季则是全年气温高之时。此时,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而人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要善于抓住时机,积极调养,促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夏季若是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相应,巧打“时间差”,自然容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实现冬病夏治的目的。

我们赞叹**传统医学的神奇,并引以为自豪,绝非妄自尊大。一部《黄帝内经虽成书于两千年前,至今依然闪耀着智者的光辉。仅冬病夏治这一话题,在书中就有多处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就谈到对疾病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用今天的白话说,逆治就是正治,从治就是反治,依从病症用药多少,要视病情而定。紧接着此文,书中谈到了“反治”即“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这一观点至今仍是中医辨证之圭臬。想起了寒号鸟的故事——人需要有忧患意识,千万不能得过且过。

 


足不出户,问大夫!为您智能匹配医生

我要咨询 预约挂号
医院医生 更多
科室导航 更多
医院简介 更多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大连市骨科医院,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11月增挂\"大连市骨科医院\"牌匾,是我市惟-一所市级骨专科医院...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大连市西岗区宏济街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