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又一则养生贴在网上流传开来:用生姜红枣红糖煮水给全家人喝冬病夏治、去寒补虚,补阳气又治感冒,这个方子胜过人参和虫草。
大家可能都会纳闷,姜、枣和红糖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能有什么问题呢?而在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周升平看来,这则养生贴里有很多观点是错误的。
春季补阳做到“三从”
我国现存早的医学文献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意思是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 ,人体中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对人的生老病死具有重要作用。
据《素问 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理论,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老年人慢性气管炎、哮喘病、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入伏服中药,未雨绸缪,到了冬天病情会明显缓解或不在犯病了。选取穴位敷贴,药物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天的疾病,会起到冬病夏治的。
那么,春季如何补阳呢?《黄帝内经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现在是春分时机,春天主风。大连的春季时间比较长,春寒料峭,俗话说:冻人不动地,这时要注意风邪外袭。人们常说春捂秋冻,如果这时候过分追求“美丽冻人”,就会影响人体的阳气。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与肝呼应,所以要养肝护肝。要做到“三从”,一是从饮食中吸取阳热之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要营养合理,多吃羊肉、韭菜以及豆芽等绿色应季蔬菜;二是从运动中产生阳热之气,要多进行户外日晒运动,好是上午时段运动,因为上午在中医理论中属阳中之阳,这时候锻炼或者日晒,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三是从性情中保护阳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的是,如果懂得调摄精神,就不会引起阳气外露。
姜枣红糖水和人参、虫草功效不同
姜枣红糖水不可与人参、虫草作比较,功效不同!这是第二个错误。周升平说,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的美誉,古代人参的雅称为地精、神草,它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益气养阴,扶正固本”之。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适用于于气虚患者,在中药中是补气的药。
但是,人参不可滥用。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是不适宜的。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补药。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以为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如果患有感染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使用人参后,会导致炎症扩散,反而会加重病情。
冬虫夏草是现在非常时髦和名贵的中草药,它的功效在于补气、补肾等诸多功效,它味甘,性平。能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用现代医学语言概括它有细胞再生的功效,故大病久病、年老体衰、产后、术后、恢复体质**显著,尤其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肺纤维化、结缔组织化有显著**。
中药配方讲究君臣佐使,姜枣两种药在处方中是佐使药,药效平和。姜枣茶作为代茶饮,对预防保健有一定**,但是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姜枣配伍是中医经典小方
生姜、大枣是中医处方常用的两味药,主要功效调合营卫。营主血,卫主气,也就是调合气血,营卫之气就像人体的屏障一样,防止风邪乘风而入,是治未病很好的代茶饮小方。大枣补血,生姜解毒、止呕、透表。春天感染性疾病较多,如水痘、麻疹、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常见,春天主风,体虚之体,卫外不固,风寒之邪可乘虚而入,故服姜枣茶有预防感冒和抗过敏之功效。
这个小方因为有避风寒、调气血的功效,所以妇科月经期、脾胃虚弱的人、年老体弱、畏寒肢冷怕冷、手脚冷、月经量少的人比较适合。如果需要养颜、抗衰老可以在此茶的基础上,加上藏红花,**会更佳,如果觉得口感稍差,可以放小片柠檬。
周升平说,姜枣配伍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小方,男女老少皆可使用。而在姜枣茶的基础上加入了红糖,功效又有所不同。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对于五脏六腑有着很好的调养作用,并且能够达到很好的补中暖肝的作用。红糖之中还含有大量的铁质,这种元素是身体产生大量能量的主要元素之一,对于身体之中的器官还具有输送阳气的一个重要管道。相比于女性来说,男性的工作压力更大,并且应酬也是更多,日常多喝一些红糖水,不仅能够的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快速的恢复体力,的缓解疲劳。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度量,过犹不及,所以姜枣红糖饮并非人人皆宜:阴虚内热者、消化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此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