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已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夏之交,近日的佛山却处在“多少楼台烟雨中”,绵绵的阴雨不仅让人没了赏春踏青的心情,也让不少市民倍受胃肠不适的困扰。
平时胃肠功能就不算好的小李,近日来更感腹满腹胀,食欲不振,白天精神萎靡,身体困倦,晚上却因胃胀而睡不安稳,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深受其扰的她听说中医中药对调理亚健康状态颇有一手,便来到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寻求治疗,经过一个阶段的针灸治疗,结合日常居家按摩以及养生食疗,无须服药打针,症状大为改善。
针灸科谷婷婷主治中医师表示,近日来佛山的连绵阴雨使得人体体内湿气加重,人们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作息不规律,饥饱无常,偏嗜寒凉,本身脾胃虚弱,在潮湿天气影响下就更容易造成湿邪入体,外湿引发内湿,其中常见的就是湿困脾胃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这多是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另外就是内湿,是指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导致体内水液停滞而湿浊内生的病理变化。
谷婷婷介绍,不管哪种湿邪,困阻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司,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大便溏泄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身体发困、四肢沉重乏力、口中黏腻发甜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的症状。
《黄帝内经中记载“湿气通于脾”,谷婷婷指出,对付这种潮湿天气,更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益气祛湿。传统医学中就有针灸、按摩、食疗等方法治疗湿困脾胃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
针灸疗法:
包括拔罐、艾灸、毫针刺法、温针灸、耳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
常用穴位:可选取脾经、胃经穴位,如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天枢,以及中脘、神阙,关元、脾腧、胃腧、内关等。
按摩疗法:
1.摩腹疗法,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按摩腹部时手法应轻柔,不必重压,刚吃饱时不可按摩腹部,以免腹部不舒服。
2.轻轻敲打腿部胃经:先坐在椅子上,将脚曲起,轻握拳头后敲打小腿外侧,从膝盖下一直到小腿的一半即可,每次都是由上往下敲,不要由下往上敲,约敲3、5次即可换边。足三里穴位处可用食指和中指按摩5~6下。
食疗:
平素应规律饮食,按时按量进食,忌饥饱无常,暴饮暴食,尽量少吃油腻及寒凉之品,避免吃一些可能会加重体内湿气的食物,如阴雨天少吃菠萝蜜、榴莲、芒果、虾蟹海鲜等助湿之物。
可多食用健脾食物,如鲫鱼、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鹌鹑等,赤小豆、薏米、扁豆炒扁豆也是家居常备的去湿食物。以下食疗方为健脾去湿食材的常见搭配,谷婷婷为市民养生保健所提供。
1、土茯苓眉豆煲猪骨汤
材料:土茯苓50克、炒眉豆10克、猪骨40克。
功效:去湿、健脾
2、鸡骨草炖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5克、猪横俐40克,姜1片、蜜枣半粒。
提点:鸡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冲洗掉鸡骨草上的泥沙和杂质。
功效:清肝火、健肠胃
3、炒扁豆淮山粥
材料:炒扁豆30克、淮山30克、大米25克煮粥服食。
功效:健脾养胃。
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