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目前,我国约有5千万糖尿病人,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病之一,目前各国共有超过三亿人存在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对一些高发地区来说,糖尿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大于所谓的“世纪瘟疫艾滋病”。到2025年,75%的糖尿病患者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不少人担心,城市化以及文化和社会的高速变革,可能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增加的重要因素。2014年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未来3年糖尿病日系列活动的开篇之年。2015年糖尿病日主题仍围绕“健康生活与糖尿病”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其实,糖尿病的发生和患者的心理因素是有关系的。所以了解糖尿病患者心理需要,观察心理变化,收集心理信息,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怎样进行自我调节呢
首先要明确,国内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能彻底治糖尿病的办法。但是,糖尿病又是能被控制好的疾病,只要面对现实正视它,科学地对待它,血糖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精神放松
不论病情轻重,只要科学地对待,千方百计把血糖降下来,疾病就不会往严重的方向发展。不论病情如何轻,如果听之任之,不认真规范地治疗,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的并发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后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后果。
不要存在错误观念
“能吃能喝不是病”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糖尿病就是能吃能喝,吃出来、喝出来的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尽管刚患糖尿病三五年很少致残或危及生命,但是一定要明白:从血糖升高的天起,糖尿病的并发症就开始了,一旦出现临床表现、功能障碍,治疗就十分困难。
培养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建立新的生活规律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因而,血糖就会忽高忽低。如果把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运动安排得非常有节奏、有规律,血糖就不会大幅度地变化。
加强体育锻炼和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一方面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人们往往行为被限制以后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平常未必想起吃水果,控制饮食、忌烟限酒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面。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糖升高。要避免家庭矛盾,不要大事小事就生气,要心胸开阔,大事多商量,小事不计较。工作上的事情要以奉献为荣,不要过分看重名利地位。而情绪的波动会引起血糖的波动,使糖尿病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