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中医院

咨询

问大夫 > 找医院 > 山东 > 潍坊市 > 潍坊市中医院 > 医院动态 >正文

如何合理应用中成药

发表时间:2016-03-3116481人阅读

中 成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由于其**确切、使用方便,因而 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但如果对其缺乏了解而盲目滥用,则可导致**降低、无效或严重不良反应。为了使中成药的应用能够做到合理、、;在应用时要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辨证论治

“辨 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的纽带,是中医临床的重要。“辨证论治”的是“证”与“治”,《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 何逆,随证治之”即是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精髓的高度概括。“辨”是“证”的依据,“论”是“治”的前提,“辨证”与“论治”不仅联系密切,而且关系深奥, 正如《内经中所云:“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中成药是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产生的,而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 治;所以,应用中成药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用药,而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不经辨证,盲目用药。如感冒在中医看来就有风 寒、风热、暑湿等多种;风寒感冒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如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风热感冒宜选用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 等,暑湿感冒宜选用祛湿解表药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等。如果不辨证施治,有时不仅不能奏效,反使病情加重。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 “同病异证”等情况的辨证论治,对证用药,才能做到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2.用量与用法

有 些疾病尽管辩证和选药准确,但由于用量不当也难以获得满意的**。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方剂做成成药时与汤剂比较起来其有些成分用量相差悬殊。如银翘解毒丸其 丸剂1~2丸含量仅相当于汤剂每剂药量的2%~4%,按常用量服用较差,而适当增加用量,较好。很多中成药用量都有此弊,因此,适当加大一些中成 药的用量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如果不了解药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毒性的或不良反应较大的成分,随意加大剂量,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可能产生严重的不 良后果。所以,中成药的用量应以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而定。

中 成药的用法应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及不同的疾病而定。如病在上焦、中焦、下角可分别按饭后、两餐之间、空腹服用为宜;服用补阳益气、形气活血、软坚散结药宜 晨起顿服,要立刻借助人体之阳气、脏气充盛之势,有利于祛邪取效;而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重镇安神、平肝熄风之品,则宜傍晚顿服,以获滋补收涩、安定平息 之功;对于一些含对消化道粘膜有较大刺激的成分如冰片、乳香、没药、朱砂等的药物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总之,中成药用法是否正确, 对提高**及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3.食物对中成药作用的影响

服 用中成药时要注意食物对其作用的影响,即中医所谓之“忌口”。患哮喘病、支气管炎、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服药时不宜吃鸡、鸭、鱼、虾、羊肉、韭菜等,因为这 些食物含异体蛋白或组胺,以致过敏反应;病属“寒证”时,服“温中”药物,要禁吃“生、冷、凉”的食物;病属“热证”时,服“清热”药物,要禁吃“辛、 辣”食物;服用含人参、党参的中成药,应忌食萝卜、绿豆;服用珍珠母、枣仁、贝母、半夏时,应忌饮茶;肝阳上亢者忌食葱蒜荤菜、膏粱厚味等辛热助阳之品; 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腻不易消化之物;冠心病、高血脂或肝炎患者忌食动物油脂;水肿患者忌盐;消渴病人忌糖;痰湿患者忌食酸敛之品;疮疡脓肿等病忌食 鱼、虾、蟹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忌口对疾病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据具体情况酌情掌握。

4.中成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中 西药配伍合用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正在探索和发展的重要课题。联用合理,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治疗。而联 用不当则可出现相互消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等。所以,联用时一定要慎重,在不了解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合用。例如含朱砂含 Hg2+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健脑九、梅花点舌丸、人丹、七珍丹、七厘散、紫雪丹、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化 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同服;因为它们在胃肠道中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含有乙醇的 中成药如风湿骨痛药、国公酒等药酒,不宜与西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D860、降糖灵、胰岛素、华法令等同用;因为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脏药酶活 性增强,使上述西药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性下降。含激素成分的中药主要有甘草、鹿茸、人参,以及鹿茸片、参茸丸、甘草浸膏片、脑灵素等均有糖皮质激素 样作用,可使血糖升高人参作用较弱,减弱降血糖药的**;故不宜与降血糖药合用。含乌梅、山萸肉、五味子等成份的中成药山楂丸、乌梅安蛔丸、五味子丸 等含有机酸,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用;因磺胺类抗菌素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结晶,可引起结晶尿、血尿或尿闭等不良反应。含麻黄包括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半夏 露、气管炎片、定喘丸、哮喘冲剂等,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故这类药不宜与抗肾上腺素能神经药,如利血平、胍乙啶、氯丙嗪等合用,因二者有拮抗 作用;麻黄和氨茶碱均为平喘药,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两者合用不如单一使用,而且毒性增加1~3倍,可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麻黄及其制剂也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药配伍,因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律加快,故可增加心药对心脏的毒性。甘草制剂长期服用可使机体钾排出量增加而 致缺钾,如果与强心苷药合用,可诱发强心苷中毒;如果与噻嗪类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合用,可发生严重低血钾症。

5.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人 们通常易忽略中成药不良反应问题,其实中成药也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过敏反应,特别是一些中成药服用时间过长,服用剂量过大,副作用就更明显。如 云南白药、牛黄解毒丸、羚翘解毒丸、六神丸等,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瘙痒、固定性红斑等,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上消化道出血和内脏损害。又如 含有朱砂的中成药活络丸、冰硼散、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冠心苏合丸等,长期服用可出现慢性汞中毒症状: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蛋白尿、甲状腺肿大等,严重 者可出现心、肝、肾及脑中毒。中成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较轻微,个别人亦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中成药过敏反应要有充分认识,凡是对药物有 过敏的,以及家族中有变态反应史者,服用上述中成药时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一般可自愈,必要时可给予抗过敏治疗,严重者应立即送往 医院治疗。

6.中成药剂型的选择

在应用中成药时,还应合理选择剂型。丸、片剂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适用于轻、慢性病者;冲剂、散剂、胶囊剂吸收较快,适用于急性病者;浸膏剂通常以滋补为主;注射剂因作用快,吸收迅速,适用于重症、急救。

总之,使用中成药一定要遵循中医药理论,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剂型、合理的用量及用法同时也要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做到中成药的合理用药。


足不出户,问大夫!为您智能匹配医生

我要咨询 预约挂号
医院医生 更多
科室导航 更多
医院简介 更多
潍坊市中医院
潍坊市中医医院
潍坊市中医院有着五十余年历史,已发展成颇具规模,中西并重,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潍坊医学院教学医院...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1055号;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海路06742 ;潍县中路西1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