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可大大降低发病率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素有“上医治未病”的思想,且高血压防治十分重要,它是防治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因此,市民要重视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即在未患高血压但有患高血压倾向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今年5月10日是高血压日,记者走进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向咨询高血压的防治之道。
忽视高血压治疗,她偏瘫了
年过六旬的市民孙女士患高血压长达 12年之久,高时血压可达到180mmHg。虽然知道自己的病情,但考虑到身体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孙女士在治疗上并不上心,不仅不注重查血压,吃药也很随意,想起来就吃,忘记了也自认为没多大关系。
今年5月5日,孙女士起床后,突然出现吐词不清、嘴歪、喝水呛咳等症状,右半身失去知觉,家人惊怕之余,将她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过检查,孙女士的症状是因脑梗塞引起,而“罪魁祸首”则是被忽视的高血压。目前,经过两周的治疗,孙女士的部分身体机能已经恢复,但生活依然无法自理。
“孙女士梗塞部位位于神经分布密集的基底节,恢复需要过程,如果半年后还不能有较好的恢复,患者很可能就会终身偏瘫。”提到说,脑梗塞很危险,时刻危及患者生命,如果孙女士有预防意识,重视对高血压的治疗,偏瘫很可能不会发生。
高血压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常见的就是冠心病、心绞痛,还可以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造成患者猝死;对肾脏部位来说,可导致尿毒症;眼部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眼底出血,终可导致失明。这些并发症触目惊心,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如果忽视高血压的防治,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戒烟限酒合理膳食
“高血压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体重超重、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因素有关,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中医药保健为主要内容的预防方法,可以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约55%。”说
如何做好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预防的步。
首先,要合理膳食。每日饮用适量牛奶,并补充25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500克蔬菜及水果,可适当食用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蛋、黄豆等。
同时,饮食还要记住两句口诀。
一句是:“有粗有细、忌甜忌咸、少食多餐、七八分饱。”第二句是“红、黄、绿、白、黑”:红是指每日饮红葡萄酒50-100毫升;黄是指每日必有黄色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玉米等;绿则是指多饮用绿茶;白是指进食燕麦粉;黑是指黑木耳。李儒文说,这些饮食口诀简易,高血压患者牢记心间,对病情大有益处。
其次,要适量运动。李儒文建议高血压患者或高危群体,可进行有氧、伸展、增强肌力练习三类运动,具体项目包括步行、慢跑、打太极拳、门球、气功等。运动频度好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但需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可勉强。
此外,戒烟限酒也很关键。不吸烟,男性饮酒每日不超过20-30克,女性不超过10-15克。同时要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心境,提高应激能力。
药食同源注重保健
许多单味中药含有降压成分。如汉防己、野菊花、罗布麻、钩藤、青木香、地龙、丹皮、天麻、葛、莱菔子、杜仲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他建议,对于高血压高危患者,不仅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据体质,适当采用中医药治疗与食疗保健。
对于中医药治疗,需要辨体质进行。对于肝阳上亢类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头痛头胀、眩晕、耳鸣等症状,每当烦劳或恼怒时会加剧,建议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鳖甲、夏枯草、生地黄、酸枣仁、羚羊角粉等中药进行治疗,可以平肝潜阳。
而如果是痰湿中阻,患者会感到头重如蒙、视物旋转、眩晕如坐舟车、胸闷恶心,可以用半夏、生白术、茯苓、竹茹、枳实、石菖蒲等,以燥湿祛痰、开窍健脾和胃。
气血亏虚类患者,会头昏眼花、遇劳则晕、面色苍白痿黄、心悸失眠、神疲懒言,可以用当归、白术、人参、黄芪、木香、桂圆、茯神、远志、酸枣仁入药,以益气养血,养心安神。
药食同源,在饮食中,药入茶饮,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李儒文日常可多饮用菊槐茶、荷叶茶、葛茶、决明子茶,可防治高血压。
此外,醋花生仁也可降脂降压:将花生仁以食醋浸泡密封一周后,每晚临睡前服2-4粒,嚼烂服下,可防治高血压。
辨体质降血压 预防“心”病
高血压具有“三低三高”的特点,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患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情况不容乐观。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立足于中医,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依据患者体质降压,并建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一、二级预防体系,预防“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