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随着天气的日渐转冷,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相对增多,而且为了保暖,人们经常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从而造成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大量积聚,导致人体与污染物质的长时间接触。医生提示,冬季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要严重数十倍,要注意及时净化室内空气,否则对人体健康不利。
冬季是各种感冒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医生指出,室内环境污染是造成感冒等疾病的诱因之一。因此,冬季保健要从净化室内空气入手。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悉,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部分病毒和细菌飞沫可在空气中飘浮30~40小时。而且室内的建筑、装饰和家具等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甲醛、氨气等,可刺激人们的呼吸系统,使免疫力下降,既增加了传染感冒的机会,也会使已有的感冒症状加重。所以,家庭居室每天早晨开窗换气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无对流风的房间不应少于30分钟。室内每换一次气,可除去60%的有害气体。
选择合适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经常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和消毒。还可以在室内养殖一些能够净化室内环境污染的植物,如吊兰、芦荟等,以美化、净化室内环境,调节空气湿度。在流行感冒高发时期,可以用醋来净化空气,可起到杀菌作用。
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按照国家标准,室温控制在16~24℃为宜。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容易滋生病菌。且一旦外出,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患感冒,对身体健康不利。
增加室内湿度。冬季适宜的室内湿度为30%~60%。可以选用加湿器,也可在暖气片上放一盆水,或在室内养花种草,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对居住的环境要经常打扫,防止室内空气中的细菌超标。密闭的写字楼、有病人的家庭、儿童房间和饲养宠物的家庭,应该请专门机构进行室内细菌检测。
做好室内空气的检测。冬季供暖后,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情况比较严重。所以要经常检查一下室内环境,尤其是新装修的房间和新购置家具的居民,好主动进行室内空气检测,并在治理后入住。
冬季慎用空气清新制品
通风条件不好的房间经常会有股霉味,所以很多人都使用清新剂来消除居室异味,他们认为清新剂既方便又实用,不仅能改善室内环境,还有净化空气和杀菌的作用。研究表明,空气清新剂虽能明显掩盖恶臭,却无法祛除空气中的恶臭物质,有的甚至会产生二次污染。像气态空气清新剂,它本身含有的空气负离子和臭氧,其实就是空气污染物;而用香料与酒精等有机溶剂混合制成的液态空气清新剂,在喷洒时形成的大量气溶胶又会污染空气;固体空气清新剂如卫生香或熏香,点燃后所产生的烟雾微粒也会造成二次污染。
医生建议,室内有婴幼儿、哮喘病人、过敏体质者及过敏性疾病患者时应慎用;喷洒或点燃空气清新剂时,好暂时离开,待大部分气溶胶或颗粒物质沉降后再进入,进入前好打开门窗换气;厕所和浴室的除臭应选用气体空气清新剂。
问:在居室内养花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选择采用草花来净化空气,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要尽量选择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植物,如菊花。菊花不仅是“地道药材”,还能美化环境,使人赏心悦目,更具有净化空气的奇特功能,被称为空气的“卫士”。科学研究发现,菊花不畏烟尘污染,对一些有害气体还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净化能力。所以,可在居室内栽种几盆菊花,不仅净化空气,还有益于人体健康。
如选择其他花草,需注意以下几点:
忌香:一些花草香味过于浓烈,会让人难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夜来香、郁金香、五色梅等。
忌敏:有些花卉,会让人产生过敏反应。像月季、玉丁香、五色梅、洋绣球、天竺葵、紫荆花等,人碰触抚摸它们,往往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出现红疹,奇痒难忍。
忌毒:有的观赏花草带有毒性,摆放应注意,如含羞草、一品红、夹竹桃、黄杜鹃和状元红等。
此外,还忌摆容易致癌的植物,如石粟、变叶木、铁海棠、千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