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共济失调的危害
2016-05-08 来源:互联网
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有此疾病,其子女会有50%的机率遗传此症并发病。患上小脑共济失调病症的人,走路的的动作会摇摇晃晃,那么小脑共济失调的病因是什么,又有哪些危害,下面小编来带大家看一下。
小脑共济失调
由于小脑某种原因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的日常表现
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通过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肌张力的改变随病变可由降低而转变为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步态也可随之转变为痉挛性共济失调步态。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患者常常说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
小脑共济失调的病变原因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
1、躯干共济失调
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 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可见于ADCAⅢ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2、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
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
3、全小脑共济失调
全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可见于ADCAI型等。
4、其他
另外,IAS有部分类型有较明显的周围神经损害、脊髓后索损害,而表现有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其特点是没有视觉辅助时,共济失调症状更明显,行走时常常低头视脚下路面,不敢正视前方,夜间行路更困难,洗脸时身体易向脸盆方向倾倒,Romberg征闭眼时更明显不稳,常伴有深感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丧失。可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Refsum综合征、后柱型共济失调、Roussy-Levy共济失调等。
共济失调的类型
1、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2、小脑性共济失调;
3、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
4、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的危害
1、该病在没有进行控制的时候会逐渐的呈现加重的趋势,逐渐的侵蚀患者的运动功能加速退化丧失,从开始的需要辅助行走,逐渐的变为坐轮椅行走,终只能终日卧床不起,导致完全的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衣食住行都要家属料理。只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而且这种疾病的患者是儿童的话,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运动发育,和同龄儿童对比会呈现明显落后趋势。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对患儿的危害相当大。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小脑共济失调的危害有多大了,所以要及时的治疗,才能将危害降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