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老吐奶?宝宝吐奶怎么办?
2016-02-22 来源:互联网
宝宝吐奶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指胃中食物被强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较多。宝宝吐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的,但妈妈们仍然要注意,只有了解宝宝为什么老吐奶,做好处理方法才能使宝宝健康的成长。
宝宝为什么老吐奶?
一由内科疾病引起的呕吐
1、胃食道反流:胃食道反流多见于早产儿,主要原因是,食管下端括约肌的短暂松弛、胃排空延迟和腹压增高等。大多表现为溢奶,严重者也可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不带胆汁的奶液或奶凝块。一般给予促胃动力药物,如吗丁啉或西沙必利等,可以减轻和缓解症状,平时应注意防止呕吐物反流吸入肺内。
2、感染:无论肠道内或是肠道外感染,均可引起呕吐,这类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二与外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1、幽门肥厚性狭窄:常在生后2~3周开始出现呕吐,逐渐进展为频繁的喷射性呕吐,量多,呈不带胆汁的乳汁或乳块,呕吐后,有饥饿感,有进食的欲望,患儿有消瘦、脱水等表现。做腹部B超可诊断本病,需手术治疗。
2、先天性巨结肠:出生后表现为呕吐、肚胀,现象越来越重,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这类孩子的腹部明显膨隆,揉压腹部即可诱发婴儿呕吐,同时,有黄色稀便排出。可通过腹部X线检查及低压钡灌肠造影检查判定。手术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
宝宝吐奶怎么办
1、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2、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4、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5、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6、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如何预防宝宝吐奶?
1、选择适合大小的奶嘴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2、注意不要让宝宝吃的太急,如果奶胀、喷射出来,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
3、喂奶中以及吃饱后注意拍嗝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4、喂奶后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也别急着忽悠宝宝玩儿。
孩子吐奶后,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关于避免吐奶,吃母奶的孩子在这方面要优于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会吞咽大量空气,吃母乳则不会,因为宝宝的嘴和妈妈的乳头形成一个真空吸附,空气不容易侵入。至于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实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会因此而饿肚子。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
但孩子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我们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在宝宝吃奶的情况下,妈妈要注意奶瓶的优劣,喂奶的量和喂奶的方法,宝宝吐奶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