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是什么?中性粒细胞偏高
2016-01-26 来源:互联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血液化验单有一个指标,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些人的血液化验单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一般是细菌感染,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性粒细胞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说,如果白细胞数量高于1万,炎症比较厉害,可以使用消炎药物、打吊瓶,白细胞数量低于4000,说明抵抗力比较低,退烧药等要少用。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高的话一般白细胞也高,常见为感染,一般感冒都会导致增高。
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
参考值:0.40~0.7540%~75%;1.80~6.30×109/L。
中性粒细胞的监测意义
1、增多
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血症" 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
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
通常拿到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医生主要看三个数据: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而白细胞计数就是常说的血象,后两者则是白细胞的分类。众所周知,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专门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等外来入侵。不过,其实在这些卫兵里,有一队“精兵强将”更需要,那就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进行战斗时总是冲在前面,在人体免疫系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医生来说,看血液化验单不仅仅看白细胞有没有低于正常值,还要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感冒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如果白细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高,说明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则可能既有病毒感染又有细菌感染。当然,这是基本判断方法,具体情况还需医生确定。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3、慢性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铅、汞、苯等;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长期接受放射线及放化疗患者。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等自身免役性疾病。
5、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等血液病。
6、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危害
中性粒细胞偏低会导致骨髓发育不全、骨髓入侵成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造白细胞组织增生、部分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感染、伤寒、副作寒、某些寄生虫病疟疾、黑热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瓦尔登斯特伦病、多发性骨髓瘤、费尔提综合征、贫血缺铁、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放射线如:定位治疗、粒细胞缺乏症中毒:匹拉咪痛、吩噻嗪、保泰松、抗甲状腺药等;免疫-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偏低怎么办
一般是这样的,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
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